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政策可以说是无所不在,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我们就生活在各种公共政策之中。政府通过公共政策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调整社会利益,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一项公共政策往往影响一群人、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且这种影响从时间跨度来说,可能是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为了促进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政府必须广泛吸纳民意,集中民智;另一方面,公民也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政府的决策,在公共政策的每一个环节表达自己的诉求,与政府进行互动。20世纪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传播工具的演进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为社会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网民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捷的方式参与到政府的政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提升了公共政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程度。当新的技术诞生时,人们总是寄希望于它能够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然而,每一种技术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只有既看到技术革新对公共政策质量的提高带来的种种可能性,又密切关注互联网与公民政策参与之间的现实逻辑关系,才能在信息社会驾驭信息技术,借助于互联网这个平台,有效的实现政府与公民的互动,不断优化公共政策过程。目前,国内外对于政策过程中网民政治参与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当代中国网民政策参与的内涵、特点、功能以及现实状况,着重分析了网民政治参与在公共政策过程各阶段的体现,对公共政策过程中网民政治参与体现的政府与公民互动关系、网民政策参与优化公共政策过程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辩证的提出公共政策过程中的网民政治参与问题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而后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对策,以期推动互联网环境下公民政策参与的规范化,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具科学性、民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