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外资并购国企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x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资并购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逐步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科技时代的到来,各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得到提高,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亦呈加剧趋势,市场容量大并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中国市场已经并将继续成为跨国公司竞争的主要领域。进入20世纪90年代,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业已成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一大重要趋势,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作者从目前跨国并购的总体形势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入手,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行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制外资并购的立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比较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总结外资并购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整合现行外资立法,对入世后外资并购中国国有企业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前言部分主要分析了目前跨国并购的总体趋势以及当前中国政府引进外资参与国企并购,对其进行战略性重组的政策背景,指出了文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一部分主要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基本问题,如外资、内资、兼并、收购、并购等基本概念,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行为的主要特点,法律规制的基本理论,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和规制目标,目前外资并购国企基本状况及法律规制的必要性等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论述打下了基础。第二部分主要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制外资并购的立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美国、日本、德国、欧盟等发达国家规制外资并购的立法经验和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墨西哥、韩国、巴西和巴勒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外资立法特点,认为中国在规制外资并购行为时,应当遵守国际社会的一般范例,如在法律体系的设计、法律规制目标的确立、法律规制的主要内容以及法律规制的具体
其他文献
公共利益问题是随着19世纪末社会化立法思潮的兴起而逐渐受到人们重视的。公共利益进入人们的视野衍生出一系列相关问题,公共利益的保护就是其一。各国实践证明,采用政府管理和
在现代社会,国家行政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生活中,行政机关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行使行政权力时侵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现象经常发生,由此引发的补偿纠纷也越来越多。因此,行政补偿问题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经2004年3月14日第4次修正后的《宪法》第10条第3款和第13条明确规定了土地征收、征用补偿和公民私有财产权保障及征收、征用补偿。从而在宪法层面上,我国土地征收、征用补偿和
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和政策课题由来已久,世界各国无不注重以立法和行政手段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一系列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银行业、保险业为主导的金融并购浪潮席卷全球,金融混业经营日渐深入,不仅导致了西方各国的保险运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推动了保险监管模
本文以知识产权证券化为视角,以债权让与之基础法律关系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债权让与理论在当今最新的商业交易中的应用、发展,以及其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方法。 本文通过分析发
法学概念里的身份其实出现得相当早,最早可以溯源到古罗马时期,即自由人-奴隶、家父-家子、市民-非市民身份。随着近代社会发展,在亨利?梅因提出的“从身份到契约”以及大陆
当今世界,人类发展面临环境与资源的巨大压力,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加剧,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可持续发展任务十分艰巨。环境犯罪,特别是单位环境犯罪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1 国外机器人技术发展状况1.1 世界机器人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来自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有关世界机器人发展的最新统计。(1)工业机器人①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