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金融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stscst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国企业的发展,国际资本的流动范围明显扩大,国际金融市场迅猛发展,带动了金融资源的空间集聚发展,金融集聚成为了国际间金融产业发展的主流。与此同时,鉴于金融产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良性促进作用,金融产业集聚已成为国内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之一。我国各经济区域纷纷通过金融中心的战略实施推进,以期将金融集聚发展建设成为本区域经济竞争力提高的中坚力量。但现阶段我国区域金融资源整合能力较弱,金融集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明确各区域金融产业集聚的主导因素,以此制定差异化金融集聚发展模式成为了迫切需要。本文结合产业集群理论、信息组合理论、金融地理学等金融集聚动因的相关理论,在对金融集聚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用区位熵作为金融产业集聚水平的度量方法,以我国经济区域及31省市2003-2011年面板数据为对象,对我国区域金融集聚现状与态势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内容有:第一,在系统回顾和总结金融集聚内涵和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把握金融集聚本质,对金融集聚内涵的核心要素进行界定,并对金融集聚的特征、度量方法及其动因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第二,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从区域层面和省域层面综合且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业空间集聚静态现状和动态变化特征。一是,通过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部地区金融产业总量规模及分行业业务规模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区域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极不均衡,东部地区的金融资源集聚态势占有绝对优势,中部及西部地区呈追赶之势。二是,采用区位熵的度量方法对2007年至2011年我国31省份银行业、证券业及保险业金融集聚发展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差异比较,省域层面下金融产业分行业的集聚发展程度及差异大小有所不同。金融行业集聚度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具有经济优势的东部省市,如北京、上海、广东、天津等,云南、贵州、西藏、宁夏等西部省市金融集聚发展相对落后。总体而言,省域间保险业集聚发展差异大小介于银行业和证券业金融集聚发展差异大小之间。第三,在已有金融集聚动因基础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金融集聚的相关理论假说,选用工业集聚、经济基础、人力资本和信息化水平指标作为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以2003至2011我国31省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金融产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并运用Eviews6.0进行GLS(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研究发现,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本对全国及各区域金融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业集聚和信息化对不同样本的影响效果有所区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济区域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主导因素有所区别,本文对如何引导促进我国区域金融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明确区域金融集聚主导因素,合理实施差异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增强金融产业规模效应;构建金融集聚战略支撑,推进金融产业集聚发展。
其他文献
互联网的全球性普及和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信息安全逐渐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问题,软件漏洞检测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漏洞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恶意攻击者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学校和老师们都越来越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实践探讨中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从教学理论上加以探讨。
目的探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采用鼻胆管引流的预防效果,为ERCP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行ERCP术的200
带式输送机的速度适应控制是当前的一种提法,采用公认的研究成果对驱动系统、给料/转载、托辊和滚筒、物料的影响、传动装置和料流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特别是输送带寿命的影响
随着经济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改善,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从2000年的71.4上升到2010年的78.43岁。寿命的延长意味着人在老年潜在的长期护理总费用的增加和社会对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
人工智能自上世纪中期产生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获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于“机器是否能够具有思维”这一问题早在人工智能概念诞生之前就已
目的:通过观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大鼠成骨细胞中BMP-2和ALP表达的影响,来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大鼠成骨细胞成骨能力的关系。方法:分离培养大鼠成骨细胞传至4代,用茜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法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
在当前中国农业生产中,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大,使得农业用耕地压力增大,农业人均产值低下,无法满足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的多方面现代化需要。本文通过传感自动检测技术和物联网通
中国政府于2009年提出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根据国务院总体部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5月颁布了《“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规划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