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正在加速进入深度老龄化时代,应对老龄化的“三支柱”养老保险改革不断深化。依托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二支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养老金融市场逐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养老金融市场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然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却相对不足,养老金融市场供需错配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老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作为养老金融产品的供给主体,其经营策略对养老金融市场有着重要影响。深入研究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经营策略,对于加快养老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推进“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聚焦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经营策略,运用福利经济学相关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五个维度展开研究:第一,对养老金融、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经营策略等概念进行了深度阐释,提出了理论分析框架。第二,系统分析“第三支柱”制度下我国养老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在养老金融市场中的运行状况以及存在问题。第三,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知识水平、投资经验以对养老金融市场需求意愿及养老金融产品选择的影响,以上海为例建立灰色模型预测上海地区老龄化的趋势,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基于“第三支柱”的养老金融市场规模。第四,基于实证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老年人的金融需求信息,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知识水平和投资经验对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意愿的影响。第五,以上海为例,调研了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的经营状况,同时,分析了典型国家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产业的经营发展之路,借鉴了国外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经营成功经验,探究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市场发展战略路径,以及完善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经营策略的行动方案。论文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中国养老金融服务潜在市场需求巨大,但是养老金融服务市场需求意愿存在多元影响因素,养老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供需匹配度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养老金融市场的发展。第二,中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的经营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即使在全国金融最发达的城市上海,金融机构对养老金融产品开发力度不足,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经营策略。第三,推动中国养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亟需加强政府对养老金融市场的政策引导,强化养老金融市场监管,提高老年人的金融素养,促进商业银行改善经验策略,设计出更具针对性,满足市场需求的养老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