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在缺血性卒中的慢性期,血管新生为缺血脑组织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为神经再生提供必要的因子及解剖支持,从而对卒中症状的改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证明了微小RNA-126在胚胎发育时期,通过抑制PIK3R2及SPRED1的表达,激活VEGF信号通路,参与了血管新生的调控,但是其在缺血性卒中中的功能还不清楚。我们假设在脑缺血小鼠的脑内过表达微小RNA-126可以促进卒中小鼠神经功能恢复。应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在缺血性卒中的慢性期,血管新生为缺血脑组织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为神经再生提供必要的因子及解剖支持,从而对卒中症状的改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证明了微小RNA-126在胚胎发育时期,通过抑制PIK3R2及SPRED1的表达,激活VEGF信号通路,参与了血管新生的调控,但是其在缺血性卒中中的功能还不清楚。我们假设在脑缺血小鼠的脑内过表达微小RNA-126可以促进卒中小鼠神经功能恢复。应用血管新生体外模型、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免疫印迹反应(Western blot)、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及小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中,我们探索了以下三个问题:1)微小RNA-126两条链即微小RNA-126-3p和微小RNA-126-5p对内皮功能的调控是否有差异;2)脑内过表达微小RNA-126是否促进了大脑中动脉栓塞小鼠神经功能的恢复;3)在脑缺血小鼠中微小RNA-126过表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材料与方法:采用3D基质胶(matrigel)的方法检测微小RNA-126-3p和微小RNA-126-5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成管功能的影响;采用迁移小室(transwell)实验检测微小RNA-126-3p和微小RNA-126-5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功能的影响;采用Brd U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微小RNA-126-3p和微小RNA-126-5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小鼠模型,采用慢病毒过表达技术在脑缺血小鼠脑内过表达微小RNA-126,探索微小RNA-126对脑缺血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印迹、结合数据库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探讨微小RNA-126的作用机制。结果:我们首先在体外检测了微小RNA-126的两条成熟单链,即微小RNA-126-3p和微小RNA-126-5p,调控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新生相关功能的作用。实验结果提示微小RNA-126-3p对于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成管的促进作用优于微小RNA-126-5p(p<0.05),但是在促进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方面,微小RNA-126-3p和微小RNA-126-5p无明显的差异。鉴于以上体外实验的结果,我们进行了小鼠在体实验。在大脑中动脉栓塞术后7天,应用前体微小RNA-126构建的慢病毒-微小RNA-126,对卒中小鼠进行立体定位注射。慢病毒-微小RNA-126在脑内可以被剪切形成成熟体微小RNA-126-3p和微小RNA-126-5p。与注射慢病毒-GFP的对照小鼠比较,注射慢病毒-微小RNA-126的小鼠,脑萎缩体积更小(p<0.05),运动行为学恢复得更好(p<0.05)。进一步检测脑内血管新生和神经再生的指标,我们发现慢病毒-微小RNA-126组亦优于慢病毒-GFP组(p<0.05)。慢病毒-微小RNA-126组激活了与血管新生和神经再生相关的AKT和ERK信号通路。通过数据库搜索、real-time PCR、Western blot确定酪氨酸蛋白磷酸酶细胞膜非受体9型(PTPN9)为微小RNA-126的靶点,经过双荧光素报告酶实验确定PTPN9为微小RNA-126-3p和微小RNA-126-5p的靶点。结论:本实验中,我们证明了在小鼠脑中,PTPN9是微小RNA-126-3p和微小RNA-126-5p的作用靶点。提示微小RNA-126增高可以改善卒中后的运动行为学,并且这种功能是通过直接抑制PTPN9,激活AKT和ERK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血管新生和神经再生。
其他文献
作为职前教师,数学师范生的专业化发展,尤其是完整专业化知识的获得至关重要。数学变式问题构造作为数学师范生的一种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是数学师范生专业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数学师范生的变式问题构造能力进行培养,不仅是数学师范生问题提出能力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传统的数学变式教学的需要。有关数学变式问题构造的研究相当匮乏,且大多数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研究者们对“数学变式问题构造”缺乏一定的关注和认识,并没有
作为“南港学派”的奠基人,郭廷以早已在学术史上确立了崇高地位。由于研究资料的极端匮乏,目前学界尚无一本年谱、传记付梓!本文希冀在广泛征引相关档案、书信、日记的基础之上,透过对其学思生命旅程的考察,藉以再现“南港学派”如何充分利用美国基金援助,揭橥“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旗帜,迅速崛起跻身国际主流学术界的精彩故事。近史所之所以能够成立,自是其来有自。伴随一九四九年大变局面来的,不仅有国共双方的隔
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引起全球肿瘤相关性死亡的第二大病因。我国是肝癌大国,每年肝癌的病死人数占全球一半以上,是我国乃至世界公共卫生的一大难题。目前,肝癌的常规治疗手段如肝切除、肝移植和动脉栓塞化疗等已十分成熟,但是其预后改善也遇到了瓶颈期,5年总生存率仍较低。导致这一瓶颈的主要原因是肝癌的早期诊断率低和术后
在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迫使城市社区治理的功能和组织体系发生改变,以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自从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以来,我国对城市社区治理的体制与机制改革进行了许多尝试,试图实现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在大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任务。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治理逐渐渗透到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技术和治理之间的张力使得城市社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心理素质是情绪健康(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的内源性保护因素(张大均,王鑫强,2012)。情绪调节作为促进情绪健康的关键机制(Gross&Mu(?)oz,1995;Chervonsky,Hunt,2019),已有研究发现其在心理素质与情绪健康间起中介作用,心理素质与情绪调节存在密切
结肠传输是指将消化终产物从结肠近段向远段推进的过程,而具备稳定、规律的结肠动力是排便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之一。临床上结肠传输功能异常性疾病很常见,例如炎症性肠病(IB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等。最新报道,IBD患者结直肠传输时间比健康人明显延长,并且结肠的运动频率与传输时间明显负相关。专家认为,IBD患者结肠运动频率高,可能是由于炎症因子刺激结肠处于高敏状态引发结肠收缩所致,但却不能产生有效的传
第一部分Rig-I通过调控造血干细胞DNA损伤应答维持造血稳态近年来,Rig-I(Retinoid acid inducible gene-I)作为重要的病毒RNA识别受体在先天性免疫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Rig-I在非病毒感染条件下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甚少。课题组前期研究已经证实,在无外源病毒RNA刺激的情况下Rig-I能够参与到调控正常造血和白血病分化的过程。本研究以Rig-I+/+和R
香味是决定葡萄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众多学者对葡萄香气品质开展了大量研究。然而,这些研究主要针对酿酒葡萄和葡萄酒,而对鲜食葡萄研究极少。香味感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不仅受品种、发育时期和栽培措施等因素调控香气物质浓度的影响,还受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和食用过程等因素的调控。为此,本研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从品种、发育时期和环境因素(生长调节剂、根域限制栽培技术)方面研究了果实内源香气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