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攻角及串列式布置参数对螺旋桨影响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823285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管螺旋桨以及串列式螺旋桨是在传统形式螺旋桨的基础上,开发并制造的。导管螺旋桨设计初衷是为了避免螺旋桨受到外界异物干扰,在螺旋桨外围加上了套筒。然而普通螺旋桨加上套筒后,船舶水动力性能更优。串列螺旋桨是两个普通螺旋桨安装在同一轴线上的推进装置,两桨旋转方向相同。与单桨系统相比,在重载工况时,水动力效率有明显提高,来自船尾的振动也显著减少。在本文中,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应用ANSYS Fluent软件;以KP458单桨,具有不同导管攻角(15°≤θ≤45°)的导管桨,以及具有不同桨距比、直径比的串列式螺旋桨作为研究对象;使用MRF方法,采用RNG k-?湍流模型,在不同进速系数(0≤J≤0.75)工况下,进行详细的水动力性能和水声性能研究。关于水动力性能研究方面,对KP458单桨进行水动力性能计算,并与试验数据对比,二者吻合良好;并对15°,20°,30°以及45°导管螺旋桨进行水动力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当进速系数J小于0.4时,单桨的KT,KQ和?0大于导管螺旋桨;当J大于0.65时,导管螺旋桨水动力性能优于单桨。此外,导管螺旋桨的推力系数,转矩系数随导管攻角的增大而增大;而在高进速系数工况下,30°导管螺旋桨的水动力效率大于其他导管螺旋桨。关于串列式螺旋桨,结果表明,在直径比为1.0的条件下:当桨距比为0.29时,KT取得最大值;然而?0在0.3时取得最大值。当桨距比为0.29的条件下:KT在直径比为0.97时取得最大值,而?0在0.95时取得最大值。关于水声性能研究方面,采用FW-H声学模型,计算出了单桨和导管螺旋桨,在不同进速系数工况下的声压级曲线图。KP458单桨的噪声声压级随进速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导管螺旋桨的噪声声压级高于单桨,并且随着导管攻角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对单桨和导管桨的噪声指向性进行探究,发现15°导管螺旋桨的噪声声压级在J=0.6时最高,且并非随推进系数的增大而单调变化。对20°导管螺旋桨的宽频带噪声进行计算,并分析了桨叶表面的声功率级分布情况:较高的声功率级分布在叶片的尖端和叶片导边,较低的声功率级集中分布在螺旋桨桨毂附近区域;计算所得的声功率级分布状态与采用FW-H声学模型计算所得结果相一致。
其他文献
开发极地资源和开通利用北极航线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迫切需要极地船舶的装备支撑。然而船舶在极地冰区航行就不可避免的与海冰发生碰撞,因此,为保证船舶航行的高效性与安全性,对破冰阻力进行准确预报以及对极地船舶的安全航行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非线性显式动力学求解器LS-DYNA对船舶与层冰碰撞的动态响应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分析海冰的物理性质以及力学特性,描述船冰碰撞过程中层冰
旅游市场和在线消费客户数量的持续增长为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电子信息技术对旅游市场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和开发,为旅游消费者带来更优的产品服务。文章对目前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规模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当前主流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最后,总结了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局限性及其未来发展走向。
随着载人潜水器技术的发展进步,深海资源的探索成为人类科学研究的新领域。钛合金载人壳体是深海潜水器的重要结构,关系到科研人员的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深潜器的下潜-上浮会使耐压球壳受到不同深度海水压力作用,对于钛合金结构来说,由于交变应力产生的疲劳破坏不可避免,因此耐压球壳的疲劳寿命预报对于深潜器服役安全性保障尤为重要。本文以美国深海潜水器“Alvin”号的钛合金载人壳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疲劳累
生命起源于海洋,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1%。而船舶作为最重要的海上交通工具,具有运输量大,成本低,航道四通八达,不像火车、汽车受轨道和道路的限制等优势。但随着近些年来,海难事故的频频发生,国际海事组织因此制定了第二代完整稳性规则其中包括五种稳性失效模式,针对于每种稳性失效模式,又分别有三个不同层次的稳性评估方法,至此,就构成了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构架体系。国际海事组织近些年,针对二代稳性中各个失效
蠕墨铸铁作为新一代柴油发动机材料,因其具备良好的抗拉强度、导热性、抗疲劳强度和耐磨性等性质,被汽车制造领域广泛关注,许多企业也已陆续开展了柴油发动机材料的升级革新。蠕墨铸铁虽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但相比于传统材料灰铸铁,蠕墨铸铁的可加工性大幅降低,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严重,导致加工效率降低,成本增高,严重阻碍了蠕墨铸铁在汽车制造业领域的大批量生产与应用。企业在蠕墨铸铁批量化加工中,没有明确的刀具选用规
随着载液系统性能不断提高,液舱的载液能力不断增大,对于大型液舱的设计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大型液舱在受到外界激励后其内部液体会发生晃荡,尤其是激励频率在系统的固有频率附近时,晃荡最为剧烈。剧烈的晃荡会对舱壁产生强烈的冲击载荷进而对液舱和整个船舶系统造成影响。本文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PH)进行数值模拟。该方法属于一种无网格法,无需对流场进行网格划分,而是将微分方程(组)离散到一系列相互独立的流
本文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的日常生产为背景,探究了当前企业内部船舶物料管理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开发RFID船舶物料追踪管理系统,从而加强企业物料管理,实现拉动式物料配送模式,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引入RFID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船舶建造各个环节中各类船舶物料的快捷记录、精准定位、过程追溯、质量确认、库存盘查、完整性检测和信息联动查询等,使得企业内部造船业务处理的过程更加便捷,而且能够实现对船舶物料的制作/采
以“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浮动核电平台为代表,特种海洋平台的永久靠泊需求对其系泊系统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具体包括:环境条件恶劣、自身结构寿命长、可靠性要求高、能快速解脱、适应潮位变化等。现有系泊系统形式无法适应上述要求,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强结构、模块化设计、提供全向恢复力、接口简单且可调节平衡位置等特点的弦式系泊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由于该新型系泊系统不同于传统的缆索结构,与现有系泊系统工作
目前自动驾驶系统中运用的决策技术虽然可以使智能车辆完成大部分的独立决策任务,但是随着车辆和任务数目的大幅度增加,实际交通环境的复杂性也日益增强,面对多任务并行执行时系统仍然难以应对目前车辆的实时决策需求,特别是在车辆路径规划、辅助驾驶以及危险紧急回避等方面的实时性能保证仍存在空白。为了大幅度提升智能车辆在多任务并行环境下的决策性能,需设计面向大规模交通系统的实时决策方法,进一步考虑系统中不同种类任
近些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性能优异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对于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与保证汽车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算与电池均衡控制作为BMS两个重要的功能,相关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传统的锂电池组SOC预测算法运用范围不广,精度不高。此外,电池均衡控制方式的结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