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电流变抛光液是由高介电常数的纳米颗粒、二甲基硅油以及磨料颗粒混合而成的绝缘悬浮液。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巨电流变效应,巨电流变抛光液中的固相颗粒在极化力的作用下会沿着电场线的方向形成链状结构,使得抛光液的粘度和剪切屈服应力有显著的增长。巨电流变抛光技术正是应用巨电流变抛光液在电场作用下这一特殊性质来对工件表面进行加工的一种非接触式抛光方法,对于导体和非导体工件均适用。对巨电流变抛光液微观结构的观察有助于了解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巨电流变抛光液中固相颗粒的运动及成链情况,并能够更好的理解巨电流变效应的机理。通过观察发现,与电流变效应相比,巨电流变效应所产生的链状结构纤维更加细密,效应更加明显。这也是巨电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强度能达到普通电流变液剪切屈服强度十倍以上的原因。巨电流变抛光液的流变学性能对巨电流变抛光工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衡量巨电流变抛光液流变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其在外电场作用下的表观粘度及剪切屈服应力值。本文中使用自制的圆筒式旋转流变仪从磨料的种类、磨料的粒度、磨料的浓度等不同影响因素的角度对巨电流变抛光液的粘度及剪切屈服应力进行实验研究,找出不同影响因素对巨电流变抛光液流变性能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也为巨电流变抛光实验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区别于传统抛光实验中所使用的针状电极,本次实验中的五轴联动巨电流变抛光机床使用的是可拆式集成环状电极抛光工具。通过对外加电场作用下集成环状抛光工具进行电场强度仿真和对抛光工具前端所形成的巨电流变柔性抛光头有效抛光区域实验,验证了该集成环状抛光工具可被用于巨电流变抛光实验中。本文中使用五轴联动巨电流变抛光机床对光学玻璃进行了一系列巨电流变抛光实验,探究了磨料的种类、浓度、粒度,以及抛光电压、抛光间隙、抛光时间、电机转速等多个因素对巨电流变抛光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找出了各自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抛光光学玻璃合理的工艺参数。应用这些经过优化后的参数进行巨电流变抛光实验,得到了满意的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