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符号作为一种交流媒介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同时又富有极其浓重的感性色彩。符号化现象是社会存在的必然产物,因此又是一种最具现代意义的学术研究对象,符号学无论作为一种思考方式,还是作为一种方法论,都在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创造活动。
符号的本质在于意义,意义作为符号形式所表达出来的内容,是人(主体)对客观事物(指示物)进行阐释(符号化)的结果。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种人类精神交流活动的高级智慧方式,是实现信息有效传递地重要手段,可以说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就是一种符号化过程。与其他符号相比较,设计符号具有更强烈的感性特征,通过运用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赋予设计作品丰富的内涵意义。纯粹追求功能的赋形活动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诉求,通过感性认知,意义的赋予和表达日益成为设计的核心。
本文基于符号学、设计学以及由符号学发展而来的视觉文化符号学等相关文献,系统地对视觉传达设计中关于符号构成、符号语义表达、符号应用做出整理研究,着重探讨符号化思维模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的规律,了解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对符号结构与符号意义的认知与形变,揭示作品的符号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出来。
本文通过大量生动翔实的例证和具体的设计创作,针对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从符号学的视角切入设计,整理出符号化思维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造过程与设计程序,通过建构“视觉符号”、编码“视觉语言”、解码“内涵意义”形成一套体系化的设计操作,使之成为具有程序性、阶段性和逻辑性的设计方法与思考流程,从而建立“个性化”的程序,以期构筑出视觉传达设计中符号化思维的基本框架,对设计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