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3年,配位化学理论由瑞典化学家韦尔纳(A.werner)创建起来,自此配位化学就一直是无机化学的研究重点,倍受研究人员的关注,近几十年来,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结构及其生物性能在化学和生物科学领域有着要的地位,在配位化学的研究领域中,配体上的基团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配体的性质。含氮类杂环配体中含有较强配位能力的N原子,羧酸类配体中含有的O原子同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因此此类配体备受关注。在配合物合成过程中配体与中心离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一系列配合物。除此之外,配体之间、配体与游离水之间还会通过π-π堆积、氢键等弱作用,使配合物形成一维链、二维层、三维网状结构。过渡金属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DNA在生命遗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过渡金属配合物和DNA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机理,对探索配合物在抗肿瘤药物、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配位化合物1-4,分子式分别为配合物1:Cd2L2(H2O)2Cl2,配合物2:Ni2L2(H2O)4,配合物3:Co2L2(H2O)4,配合物4:Cd2L2(H2O)2其中L为5-(1-吡唑)烟酸。二、通过红外光谱法、元素分析法对配合物1-4进行了表征,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了4个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四个配合物均为六配位,配合物1、2和3均为单斜晶系,配合物4为三斜晶系。三、应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初步探究了配合物1-4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4个配合物均能够与DNA发生作用,配合物的1-4的荧光猝灭常数Ksq分别为配合物1:0.2332,配位化合物2:0.1867,配位化合物3:0.1589,配位化合物4:0.1410,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4与DNA主要以插入作用方式与DNA发生作用,结合能力顺序均配合物1>配合物2>配合物3>配合物4。四、凝胶电泳手段显示配合物1-4均能切割pBR322 DNA,从实验结果配合物1对pBR322 DNA的切割能力更强。五、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了配合物1-4对HeLa细胞的诱导凋亡,结果显示:配合物1-4均能够诱导HeLa细胞凋亡,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时间越长,细胞凋亡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