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交网络作为一种互联网的新生物,是人与人交流的一种互动载体。社交网络中公民行使的政治参与实质上是一种公民民主权利的异化,在充分体现公民政治参与的强化和动员功能,社交网络无形中成为了一种“无组织的组织”,它不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科学严密的组织体系,健全的纲领、法律、法规体系,保障组织有效运行的规章制度,成熟的发展成员的方式方法,稳定的活动经费,但却可以发挥像组织一样的功能和作用。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影响国家间信息安全的一股新生力量,它冲破了国家间地域的界限,对国家主权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政治力量的产生。然而,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决定了社交网络的话语权的不对等性,因此把握社交网络以我为主的地位,加强对社交网络建设的引导显得十分必要,这对于我们建设良好的国际环境,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有重要意义。为此,应从推进层次整合、注重沟通整合、实施舆论整合三个方面入手去合理妥善的应对非理性舆论;同时因为社交网络虚拟性、隐蔽性、扩散性、渗透性的特点,还应该加大监管力度,规范传播秩序,并从引导舆情时机、做好与“意见领袖”沟通交流、跟踪舆情变化三个方面去加强意见领袖管理,疏导网络舆情走向;为树立网络边疆意识,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可建立预警机制、树立正确安全观,只有使全国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信息安全观,才能使其对国家信息安全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积极思考和寻求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方法与渠道,进而在投身实践尽国民之责;最后就是要建构针对社交网络的法律规范,对国家有关信息管理部门和社交网络服务商及用户的权利义务、打击社交网络犯罪、社交网络信息市场安全等做出立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完善,这样才能使社交网络有法可依,才能真正的做到依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