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演进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chengqian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许多文明在岁月的洗礼中保存了下来,然而有的文明却埋没在历史的沙丘里。那些已经消失的文明之所以会走向衰落,很大原因在于人们在文明发展过程中根本没有遵循生态规律,从而导致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崩瓦解。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地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人起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分化的产物,被誉为自然界之子、宇宙的精华.同时人又通过社会活动将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进而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儿子—主人”双重身份表明了人对自然界既紧紧依赖又相对独立的辩证关系.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生存环境正在急剧恶化,人类文明可能在人类的自大与狂妄中毁于一旦。至此,人地关系何去何从的问题现实地摆在了世人的面前。人地关系已经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每一阶段都具有其特殊的社会本质,人类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自然的认识与理解,人地理念也发生着一轮又一轮地变革。当人类从动物中脱离出来,它便在社会的涤荡中实现着自我的转化与飞跃,扬弃了单纯的生物属性,形成了不同于一般生物的社会属性,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造着社会,整个人类世界发生着从自然史向人类史的历史性转折。革命导师恩格斯曾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使自然界发生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以支配自然界。”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人类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地关系,才有可能走出目前的困境。我们已经从世纪性洪水的咆哮和席卷全球大地的尘沙中感觉到了大自然正在向人类宣战,人类必须从自我陶醉的迷途中解脱出来,拜自然为师,逊自然之道,科学地探索生存和发展之路。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就是人地矛盾不断斗争过程的反映。人与地是对立统一的,任何时候不可人为分割。回首往昔,人类文明的演进与人地关系的演变是相互依存的过程,人地关系思想在历史的巡演中也发生着深刻地变化。我们不能只顾及人的发展而忽视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地关系的矛盾也将随之变化,人地关系思想也必然要变化。认清人地矛盾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我们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积极地应对目前人类所面临的挑战。除此以外,人类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价值取向,抛弃背离人类终极价值、只顾享乐的人生态度,学会把人类本身的生存利益放在首位,使得人类在处理人地关系时获得更大的自由。伴随人类文明进程的深化,人类以可持续的眼光处理人地关系,积极搭建人地对话机制,必将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其他文献
摘要:HDLC是一种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广泛用作数据链路层的控制协议。论文以“广州地铁一号线国产化改造”为背景,本设计在深入分析和研究HDLC协议和帧结构的基础上,进行
军队军械仓库是接收、储存、分发武器装备的场所,仓库中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武器装备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武器装备的安全管理,对保障装备供应、落实
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列车走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车桥耦合振动的研究问题越来越多的受到业界的关注。大跨度铁路钢桥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正交异性桥面板和焊接
北京“职教十条”发布紧缺专业面向津冀招生5月26日,北京市职业教育工作推进会(以下简称“推进会”)召开,“职教十条”北京版发布。适当扩招:在紧缺专业面向津冀适当扩招。北
素质教育观下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而思维就是解决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发现问题,揭示问题的本质属性过程是问题式教学法的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CEUS)引导止血剂局部注射治疗肝脏活动性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质量约2.5~3.5 kg/只,实验前12 h
2007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的授课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过去的物理教学中,传统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扶持,高职院校不断扩招,高职教育对象入学门槛的不断降低,大量学生涌入高职院校。作为大学生的特殊群体——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
从上世纪50年代,为解决职工居住生活,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政策下兴建了大量的工业企业附属的职工住宅。随着80年代住房改革,我国居住区己经由单位福利制进入到商品化阶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