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簕菜,学名为白簕(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inn.) Merr.),属五加科(Araliaceae)攀援状灌木植物。簕菜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药食两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舒筋活血、止咳平喘之功效。国内外有关簕菜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有诸多报道,但系统性研究还有待加强。江门恩平有大面积种植簕菜,为了对其进行系统开发和利用,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有效成分分离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首先,本论文使用超高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仪(UPLC-MS)分析了簕菜醇提物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并通过HPLC-UV法与福林酚法测试比较了恩平种植的5个品种的簕菜茎叶醇提物总多酚含量,还分析了青梗簕菜不同部位和萃取层,以及A、B两个种植基地不同采集月份(2-11月)簕菜总多酚含量差异。结果表明:簕菜茎叶醇提物中富含芦丁、绿原酸、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等多酚类化合物;不同簕菜品种中,青梗的总多酚含量最高;簕菜不同部位中,簕菜叶的总多酚含量最高;簕菜提取物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均具有较高的总多酚含量;A、B两个种植基地簕菜的总多酚含量随着季节变化的趋势基本相同,4月、5月和6月份采集的簕菜总多酚含量最高。其次,本论文系统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种植基地和不同月份的簕菜及其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霸菜不同品种中,青梗的抗氧化活性最高;簕菜不同部位中,簕菜叶的抗氧化活性最高;簕菜茎叶的不同萃取层中,乙酸乙酯层活性最好;A、B两个种植基地不同月份采集的簕菜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趋势有所区别,但是总的来说,4,5,6月份的活性较其他月份高。Pearson相关性系数结果表明,FRAP或DPPH法和ORAC法综合能够全面地测定簕菜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再次,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本论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簕菜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所得最佳工艺参数:乙醇体积分数为55%,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113 min,液料比为25 mL·g-1。实际测得白簕总多酚得率62.71±1.48 mg/g,与理论值基本吻合。通过DPPH和ORAC法测定的研究结果表明,簕菜总多酚具有与Trolox相当的抗氧化活性。最后,本论文通过运用多种天然产物的分离手段,从簕菜提取物正丁醇层中分离纯化并鉴定出4个化合物结构,其中含量较大的为芦丁,其他3个为二萜或三萜糖苷类化合物。综上所述,本论文首次系统性研究了簕菜的抗氧化活性,对不同品种、不同种植基地和月份、不同部位的簕菜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对簕菜总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从簕菜正丁醇层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并鉴定出4个化合物,为筋菜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