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类的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入侵及感染后疾病的恢复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IgM是鱼类特异性免疫应答中最主要的介质。目前,血清抗体效价的高低已经成为反映水生动物免疫水平较为理想和可靠的指标。因此,建立检测鱼类血清中IgM的方法,对于深入了解鱼类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有效监测鱼类疫苗的免疫效果及疾病的感染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单链抗体(scFv)是将抗体的重链、轻链可变区通过一条弹性肽链连接物(Linker)首尾相接组成的重组蛋白,保持着天然抗体的特异性和大致接近的亲和力。其具有分子量小、易于基因工程改造、便于大量生产等优点,因此比完整长度的单克隆抗体具有更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本试验对实验室制备和保存的小鼠抗鲫鱼IgM单克隆抗体(mAb)进行了单链抗体的构建。以mAb F3a为研究对象,利用Trizol法提取F3a的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后,利用PCR方法扩增重链、轻链可变区基因片段,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将重链、轻链通过Linker连接起来构建F3a-scFv,并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经测序正确后,阳性克隆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大小在45kDa左右,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对表达产物应用Ni-NST His-Bind Resin进行纯化后,进行脲梯度透析复性,并对其进行超滤浓缩,得到目的蛋白浓度为2.6mg/mL。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ting证实F3a-scFv复性后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为了有效地监测鱼类疫苗的免疫效果及疾病的感染情况,本试验以灭活嗜水气单胞菌为包被抗原,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鲫鱼IgM的单链抗体为酶标二抗,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鲫鱼血清中IgM抗体水平的间接ELISA方法。实验所确定的间接ELISA最佳反应条件为:包被抗原最适工作浓度为108cfu/mL,最佳包被条件是4℃过夜;一抗(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60;最佳封闭条件是以5%脱脂奶,37℃封闭1.5h;抗原抗体最佳作用时间为1.5h;酶标二抗最佳作用稀释度为1:50,作用时间为1h;TMB底物显色条件为28℃温育10min。以OD450值>0.0963判为阳性,样品OD450值<0.0831时判为阴性,0.0831≤品OD值<0.0963时判定为可疑。敏感性试验显示当血清稀释度达1:2560时,阳性样品检测结果仍为阳性,表明所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敏感性较好。批次内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在1.2%-5.3%之间,批次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在1.36%-6.7%之间,均小于10%,表明所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运用已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鲫鱼不同免疫和感染时期血清中IgM抗体的水平,结果显示:免疫组和感染组10d前的血清抗体水平均为阴性,10d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免疫组在35-40d时血清IgM抗体水平达到最高,而感染组在30-35d时达到最高,此后两组的血清IgM抗体水平开始下降;直到60d时,免疫组IgM抗体水平仍较高,而感染组检测结果也仍为阳性。与感染组和免疫组相比,对照组所有时间点的检测结果皆为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