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它称得上是人们了解某个国家或地区在某段历史时期文化的窗口,因此小说翻译对于文化交流至关重要。本报告是小说《楝树庄》(节选)的翻译报告,其作者是被称为“阿巴拉契亚文学的泰斗”的詹姆斯·斯蒂尔。作为他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小说《楝树庄》以简单平实的语言风格,塑造了多样化的人物,表达了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并展现出了美国西部壮阔的原始风貌。本次的翻译文本总共约40000字,共有包括笔者在内的两名同学参与翻译。基于小说《楝树庄》前四章的翻译实践和大量相关资料的查阅,笔者就翻译过程进行了分析,描述了翻译该小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总结了实践中遵循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即在“目的论”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保持意义准确,语言优美,风格再现。译者在不断的学习跟进和反复琢磨中修改译本,提高质量。本报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任务描述,过程描述,案例分析,翻译难点和相应解决方案以及由此带来的启示。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能够提升自身的翻译实践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借鉴。同时,希望能让更多文学爱好者了解美国西部牛仔文化,并感受斯蒂尔文字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