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是可独立于本体存在的表意载体,大数据是对海量信息的一种描述,大数据技术是从数据中攫取意义的工具。目前人类正处在高速建构数据世界的阶段,面对大数据功用的总体性,对大数据应用中伦理失范现象的批评似乎不合时宜。但在数据已经成为生产要素的今天,对于大数据伦理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这不仅关涉到大数据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关乎人类运用大数据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正确性,以及有效发挥大数据在推动国家治理、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众生活等方面的功用。本文基于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视角,对大数据应用伦理问题展开研究。技术既是社会发展的成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由此将大数据应用伦理问题造成的危害主要归于技术决定论的影响,将大数据应用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归于社会制约论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文献资料进行阅读和整理,采用归纳法对问题进行总结,运用辩证法对大数据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辅之以个案研究法来开展案例研究。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将大数据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并列划分为平等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和数据环境问题三方面,重点分析了数据鸿沟、数据霸权、隐私侵犯、数据泄露、数据作假和数据过载六个大数据伦理问题。大数据应用引发的平等问题主要包括数据鸿沟和数据霸权。平等是当今人类社会最为主要的价值观念之一,现代社会的正义观念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数据鸿沟会导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的割裂加深,凸显技术作为壁垒的分隔作用,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和分化。数据霸权会阻碍技术的革新,造成数据孤岛,加剧大数据杀熟等行业失范行为。大数据应用造成的平等问题主要体现了权力场域对技术的控制;大数据应用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隐私侵犯与数据泄露。信息安全关涉到人类的自由,自由同样是人类最为主要的价值观之一。时下数据的经济价值越发突显,以谋利为目的的隐私侵犯事件和数据泄露事故频发。隐私侵犯与数据泄露使得数据主体的隐匿性保护消失,人们可能时刻处于数据监控之下,进而导致人们自主行动受限。大数据应用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揭示了资本对技术的利用;大数据应用引发的数据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数据作假和数据过载。数据作假突出违背了讲求诚信这一道德观念,其背后关乎真实与虚假的辨析。以名促实的文化观念驱动着数据作假问题的发展,并可能导致现实世界的失真。随着人类社会目前大幅度向表征世界的迁移,作为数据世界的基础议题,数据的真假问题值得重视与深思。数据过载主要违背了环境保护这一价值理念。人类有限的大脑能力面对无限的数据洪流会呈现出不足,同时高频速的大数据技术塑造的快文化会给人类带来即刻的满足感,使人们沉浸其中失去自控能力。人类误用大数据造成的数据环境恶化的后果对人类自身产生了压迫,这看似是技术对人类的改造,实则是以技术为中介,人对人自身的重塑。大数据应用引发的数据环境问题展现了文化与技术的互动关系。面对大数据应用引发的伦理问题,本文提出了三方面数据治理策略。首先是借助大数据自身的优化来帮助解决技术应用产生的伦理问题。这包括坚持大数据固有特征的发展之路和融合节俭思维的绿色进路,以及在革新大数据时加入伦理价值设计;其次是以义务论伦理学为指导,在生命医学伦理原则和信息伦理规范性原则的基础上,梳理出大数据伦理的通用“规范性原则”;最后在总结各国数据法规的基础上,分别对数据主体、数据控制者和数据处理者提出法律层面的约制建议。上述策略旨在通过技术、伦理、法律三个维度的协同治理,有效规范大数据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归正大数据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