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应用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_w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是可独立于本体存在的表意载体,大数据是对海量信息的一种描述,大数据技术是从数据中攫取意义的工具。目前人类正处在高速建构数据世界的阶段,面对大数据功用的总体性,对大数据应用中伦理失范现象的批评似乎不合时宜。但在数据已经成为生产要素的今天,对于大数据伦理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这不仅关涉到大数据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关乎人类运用大数据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正确性,以及有效发挥大数据在推动国家治理、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众生活等方面的功用。本文基于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视角,对大数据应用伦理问题展开研究。技术既是社会发展的成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由此将大数据应用伦理问题造成的危害主要归于技术决定论的影响,将大数据应用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归于社会制约论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文献资料进行阅读和整理,采用归纳法对问题进行总结,运用辩证法对大数据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辅之以个案研究法来开展案例研究。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将大数据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并列划分为平等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和数据环境问题三方面,重点分析了数据鸿沟、数据霸权、隐私侵犯、数据泄露、数据作假和数据过载六个大数据伦理问题。大数据应用引发的平等问题主要包括数据鸿沟和数据霸权。平等是当今人类社会最为主要的价值观念之一,现代社会的正义观念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数据鸿沟会导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的割裂加深,凸显技术作为壁垒的分隔作用,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和分化。数据霸权会阻碍技术的革新,造成数据孤岛,加剧大数据杀熟等行业失范行为。大数据应用造成的平等问题主要体现了权力场域对技术的控制;大数据应用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隐私侵犯与数据泄露。信息安全关涉到人类的自由,自由同样是人类最为主要的价值观之一。时下数据的经济价值越发突显,以谋利为目的的隐私侵犯事件和数据泄露事故频发。隐私侵犯与数据泄露使得数据主体的隐匿性保护消失,人们可能时刻处于数据监控之下,进而导致人们自主行动受限。大数据应用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揭示了资本对技术的利用;大数据应用引发的数据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数据作假和数据过载。数据作假突出违背了讲求诚信这一道德观念,其背后关乎真实与虚假的辨析。以名促实的文化观念驱动着数据作假问题的发展,并可能导致现实世界的失真。随着人类社会目前大幅度向表征世界的迁移,作为数据世界的基础议题,数据的真假问题值得重视与深思。数据过载主要违背了环境保护这一价值理念。人类有限的大脑能力面对无限的数据洪流会呈现出不足,同时高频速的大数据技术塑造的快文化会给人类带来即刻的满足感,使人们沉浸其中失去自控能力。人类误用大数据造成的数据环境恶化的后果对人类自身产生了压迫,这看似是技术对人类的改造,实则是以技术为中介,人对人自身的重塑。大数据应用引发的数据环境问题展现了文化与技术的互动关系。面对大数据应用引发的伦理问题,本文提出了三方面数据治理策略。首先是借助大数据自身的优化来帮助解决技术应用产生的伦理问题。这包括坚持大数据固有特征的发展之路和融合节俭思维的绿色进路,以及在革新大数据时加入伦理价值设计;其次是以义务论伦理学为指导,在生命医学伦理原则和信息伦理规范性原则的基础上,梳理出大数据伦理的通用“规范性原则”;最后在总结各国数据法规的基础上,分别对数据主体、数据控制者和数据处理者提出法律层面的约制建议。上述策略旨在通过技术、伦理、法律三个维度的协同治理,有效规范大数据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归正大数据的发展之路。
其他文献
厌氧消化是实现城市有机废物高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当前,混合收集的城市有机废弃物存在无机杂质多、厌氧消化体积大、设备易磨损等瓶颈,而分类收集的有机废弃物,生物降解差异性大,厌氧体系易出现营养失配、产气效率低、运行失衡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厌氧消化技术在我国城市有机废弃物领域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提出了机械挤压分质、联合调质、预处理强化等策略,开展了机械挤压、混合比例、低温碱、水热预处理等
目前,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趋势日益突出,使得经济高效地实现油品的深度脱硫成为清洁燃料生产面临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课题,亟待研发高效的加氢脱硫(HDS)催化剂。过渡金属磷化物以其优良的活性和稳定性受到广泛关注。二苯并噻吩类芳香杂环含硫化合物(DBTs)是油品中最难脱除的含硫组分,其HDS机理、动力学以及HDS催化剂构效关系成为研制和开发深度HDS催化剂和催化工艺必须认识与掌握的关键基础
随着基础燃烧实验和量子化学的发展,液体燃料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日趋深入。由于计算能力的限制,简化反应机理目前仍是发动机三维数值模拟的不二选择。因此,一个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化学特性保真度高的燃料简化反应机理对于实际工程应用意义重大。本文提出了简化机理的高效优化方法,使机理优化过程摆脱了对人工经验的依赖。由于简化机理的适用范围和预测精度取决于机理内部的反应动力学特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简化机理的定量
点缺陷对半导体的光学和电学性质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缺陷的调控对基于半导体的光电器件的性能优化尤为关键。当前,实验上有许多手段表征半导体的点缺陷性质,通常可以得到缺陷的浓度和能级。但是,常见的半导体中缺陷的浓度一般在1015-1018 cm-3,上百万个原子中可能仅存在一个点缺陷,实验上直接观测缺陷的微观构型比较困难。理论计算是研究半导体缺陷的另一种方法,近年来,由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缺陷形成能的计
学位
电磁波吸收材料是雷达隐身技术的核心。随着反雷达隐身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武器装备的生存、突防以及纵深打击能力,不仅要求吸波材料吸收频带宽、吸收强度高,而且要求质轻面薄、热稳定性好等。咪唑沸石骨架材料(Zeoliticimidazolateframeworks,简称ZIF)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咪唑酯通过交联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的一类新型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优势。ZIF材料高温碳化后
传统的粒子滤波在非线性系统中表现优于卡尔曼滤波,但粒子退化现象亦影响粒子滤波性能。智能粒子滤波能够使低权值的粒子进化为高权重粒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粒子多样性。在智能粒子滤波的基础上,增加自适应处理和类粒子群优化思想,进一步优化遗传重采样,提高智能粒子滤波在声源追踪中的性能。自适应智能粒子滤波,从粒子变异概率入手,其变异策略依旧沿用于智能粒子滤波,基于粒子群优化思想改进的智能粒子滤波从粒子变异方向的
本论文主要对较大纵坡梁桥的下滑机理和处置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及研究。前三个章节是对较大纵坡梁桥下滑机理进行分析。首先,通过调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制定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向;然后,对支座的工作机理及汽车加速和制动荷载对大纵坡梁桥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探索得出较大纵坡梁桥纵向下滑的主要原因与支座脱空、温度效应、汽车加速和制动有关。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有:①大纵坡桥梁支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