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浪汉小说、书信体小说与自传体小说被认为是西方文学最为重要的三种小说形式。以西班牙佚名作家创作的《小癞子》为开端的流浪汉小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流浪汉小说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们。17世纪,流浪汉小说在英国崭露头角,出现了一些代表作品,但内容单一,写作技巧尚不成熟、完善。18世纪的英国小说异彩纷呈,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其中很多都受到流浪汉小说的影响。如:笛福、菲尔丁、斯摩莱特、斯威夫特等。作为19世纪英国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狄更斯师承这一传统,其代表作《匹克威克外传》、《奥立弗·退斯特》、《大卫·考坡菲》、《老古玩店》等等都带有浓厚的流浪汉小说的烙印。无论是小说的人物选择、结构范式,还是叙事手法和艺术风格上,狄更斯都继承了流浪汉小说传统。在继承的同时,作者也融入了许多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形象塑造一直都备受赞誉,特别是变态人物群像的塑造表达了作者对造成这种心理畸形的社会制度的严厉批判。在叙事手法方面,传统流浪汉小说多采用内视角的叙事手法,18世纪亦出现了一些全视角的流浪汉小说。狄更斯在创作中对两种叙事手法都有所运用,并将两种创作手法同时运用在小说《荒凉山庄》的创作中,这是作者对于全新创作方式的一种有益探索。同时,传统流浪汉小说的诙谐戏谑风格中难免有插科打诨之嫌,狄更斯在幽默中融入了人道主义关怀,大大增强了小说的批判性。此外,狄更斯生活的时代也对作者的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维多利亚时代重视家庭的完整以及个人的乐观精神、积极奋斗,这些也成为了当时社会的教义。狄更斯深受这种教义的影响,在作品中舍弃了传统流浪汉小说对家庭的漠视态度,将完整的家庭作为主人公奋斗目标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狄更斯创作流浪汉小说并非是一种偶然,英国对传统的重视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与流浪汉小说主人公经历的相似性都使得狄更斯选择继承流浪汉小说传统进行创作。狄更斯的小说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阴暗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并进一步发扬了流浪汉小说主人公的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