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金圣叹的文章观为切入点,对金圣叹的文学评点进行了打通式研究,揭示出金圣叹跨文体、重审美的文章观,并重点分析了这一文章观对金圣叹文学评点的影响。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由“因文生事”出发,对金圣叹的文章观的内涵和外延给予界定,指出其跨文体、重审美、强调文采和文法的特点。第二章重点分析其文章观的渊源;金圣叹“绮语未除”的阅读习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文采传统的继承;科举引发的对技法的关注;中晚明以“文”论史的风气。第三章首先指出文章学视野之下的文体意识,以及文体意识的不均衡问题。接着概括金圣叹以文章观为核心所建立的评点系统:“事”处于最低层次,“文”是对“事”的加工,侧重于文法,“心”是作家的构思之心,“心”支配“文”,“文”支配“事”。并指出金圣叹用“我心”代替作家之“文心”的特点。第四章以金圣叹的小说、戏曲评点为例,来说明文章学视野的影响。即在文体互渗的情况下,金圣叹将传统之史传、古文、时文理论,运用到小说、戏曲批评当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通过以上论述,本文阐明了两个问题:一、金圣叹的文学评点,其实是文章评点,存在文体互渗问题,因此研究他的文学思想,不能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文体。二、在文章学视野之下,金圣叹将传统的史传、古文、时文理论,移植到新兴的小说、戏曲理论领域,最终使后者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由此也就可以重新论定金圣叹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