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与实的叙事游戏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x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利安·巴恩斯是当代英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与马丁·艾米斯和伊恩·麦克尤恩被誉为当代英国“文坛三巨头”。三次提名后,巴恩斯终于凭借《终结的感觉》斩获2011年英国布克奖。《终结的感觉》延续了巴恩斯对人类记忆和历史的探索。小说主人公叙事者托尼通过两个阶段的回忆重构了对自我的认知。巴恩斯不仅注重小说叙事策略的创新,同时也重视主旨的深度。本论文主要从《终结的感觉》精湛的的叙事技巧解读小说中自我认知的主题。除引言与结论外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将通过文本细读具体分析小说中叙述者托尼是如何将对自我过去的认知逐步瓦解,还原一个真实的自我。第二部分主要从叙事时间、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三个方面分析小说是如何使用精湛的叙事技巧达到与主题的统一。首先,运用热内特的叙事时间理论对《终结的感觉》进行研究。从时序、时距和频率分析,叙述者如何在叙事时间中展现其模糊的记忆,建构一个不确定的事实,将虚构“真实化”。其次,依据热奈特的叙述视角理论分析小说采用的固定式内聚焦策略。一方面,以个人视角能将个人故事以及自我剖析的过程清晰地展示。另一方面,固定聚焦会令读者对通过聚焦所反映的事物的真实性引起怀疑。小说将视角局限在叙述者托尼身上,导致其对真实自我的认知具有局限性。再从同故事叙事中的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的视角转换进行分析。而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的趋同与差距说明主人公逐渐从一个不可靠叙事者向相对可靠的叙述者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读者和叙述者的距离,也揭示了自我的不断探寻这一主题。最后,叙述者在回忆中构建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而主观的阐释,使得这种“真实”具有不可靠性,是一种虚构的真实。依据费伦对不可靠叙事的分类对小说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人物和主题,而读者对其叙述进行抽丝剥茧般的解读可以挖掘出其不可靠叙述的动机。论文第三部分将对巴恩斯的创作动机作出进一步阐释。巴恩斯通过托尼个人历史的书写引发对历史和真实的思考。个人能否突破桎梏完善自我认知,历史真实是否真实存在,都值得商榷。即便如此,对自我的真实认知和对历史真实的探寻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公共关系从概念上理解,就是社会组织以公众为中心,以信息和自身形象为重点,以现代传播沟通为媒介,促使自己与公众和社会同步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哲学。从金融的特点来说,公共
话语是语言的实现形式,话语从表面上看是一种个人行为,没有明显规律,而不像语言那样是个严密的系统,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然而各种类型的话语的产生,传播和接受是由一系列的政治经
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建立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打下了基础。2
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性疾病的研究表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使红细胞膜上带3蛋白寡聚化而诱发溶血,并能激活补体产生抗疟效应;丙酮酸激酶蛋白晶体构象A区疏水核心的突变引
通过检索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我们发现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错误。本文旨在研究其中的一种—冗余错误。一篇好文章应该是简洁的,任何不必要的词和表达都不应该存在
动机是决定二语学习成败的关键性非智力因素之一(Gardner&Lambert,1972),其作用在于激发二语学习的原始动力并为后续学习过程提供可持续性的动力(尤陈静,2010年)。由于动机是
目的:主要介绍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在我院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情况及该手术的配合管理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例行HIFU手术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观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