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场地的需要,不可避免对场地进行大开挖和大回填,这样就破坏了场地原有的平衡,边坡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加之场地占地面积较大和选址的限制,建设场地不可避免地位于岩溶等不良地质区,地基土的稳定性也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依托具体工程对高填方加筋土边坡、桩锚边坡、岩溶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研究手段主要包括FlAC3D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并把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现场监测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正常工况下,找出加筋土内部潜在不稳定面,通过计算加筋土边坡内部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在正常工况下,用FLAC3D中fos命令计算边坡安全系数,并根据滑体和滑床的水平位移突变找出不稳定面;利用fos命令所找出的不稳定面的基础上,利用传统极限平衡法中的瑞典条分法、简化毕肖普法分别计算边坡安全系数取三者平均值1.37作为边坡安全系数,所计算的边坡安全系数大于规范规定的1.35。在地震工况下,在峰值加速度时刻,采用拟静力法求得边坡最小安全系数为1.15。在地震工况下,用数值模拟对加筋土边坡的位移、塑性区、最大剪应变增量进行分析;地震荷载结束时,边坡发生了 27.0mm水平向永久变形,22.2mm竖向永久变形,加筋土边坡中最大土体剪切应变增量为1.07%,边坡未产生贯穿滑裂带;位于潜在滑面中的易滑点和位于潜在滑面后的不易滑点相对水平位移变化缓慢,在地震工况下加筋土边坡处于整体稳定状态。2、用FLAC3D对锚桩挖方边坡进行数值分析计算,挖方后土体卸荷引起土体回弹,最大回弹为5.6cm;在正常工况下,用FLAC3D中fos命令计算边坡安全系数为1.37。在地震工况下,用数值分析法对边坡进行计算,地震荷载结束时,边坡发生了 80.2mm水平向最大永久变形,38.6mm竖向最大永久变形,此时极少部分单元体处于屈服状态,位于潜在滑面中的易滑点和位于潜在滑面后的不易滑点相对水平位移变化缓慢,地震工况下挖方边坡处于整体稳定状态。3、储罐地基位于岩溶区且该区地基土分布极不均匀,不同土体的力学性质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会引起土体的不均匀变形和不均匀沉降。通过FLAC3D数值模拟与现场注水沉降观测相结合,得出任意直径方向沉降差和相邻点沉降差均符合规范。对溶洞区与非溶洞区位移进行分析可知,两者竖向沉降相差不大;溶洞区及其附近土体的大小主应力均为压应力,且均未达到塑性破坏,溶洞的存在不会对储罐后期运营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