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A油田z井区长4+5油层组剩余油分布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ech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油田z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南部,内部构造稳定,断层不发育,局部发育有鼻状隆起。其中三叠系延长组(T3y)长4+5层位为研究区主力生产层,砂体横向展布稳定,储层低孔、低渗特征明显。随着油藏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A油田z井区长4+5油层出现部分生产井出现含水率高、产能低下,剩余油挖潜方向不明确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陕北地区A油田z井区长4+5油层组剩余油分布的研究,综合分析研究区长4+5油层组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A油田z井区长4+5油层组后续的开发方案调整及剩余油挖潜方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参考价值。本论文以储层地质学、油矿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理论为指导,以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以及测井资料为依据,首先对研究区长4+5油层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展开研究;其次在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井控制地质储量计算方法,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及井史资料分析,对研究区各单井目的层剩余油进行定量评价,总结研究区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认识:(1)研究区长4+522时期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河道处砂体厚度较大,分布面积广,连续性较好,砂体厚度介于7.75m-21.8m,平均厚度达12.18m;长4+521、4+51时期主要发育分流间湾微相,砂体平均厚度分别为4.8m和8.15m;说明研究区内储层物性较好的油藏主要集中在主力生产层长4+522油层组,该油层组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物性最好,是研究区剩余油最为富集的相带。(2)A油田z井区长4+5储层河道砂体正韵律、均质韵律及复合正反韵律特征明显,且泥岩夹层发育。长4+522、长4+521储层非均质性属于弱—中等,长4+51储层非均质性属于中等—强,将三小层进行综合对比,长4+522储层的非均质性明显弱于其他两小层。(3)对A油田z井区各单井长4+522油层组控制剩余地质储量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A油田z井区长4+522油层组地质储量164.6×104t,累积采油量15.07×104t,地质储量采出程度9.14%,剩余地质储量149.53×104t,剩余可采储量11.88×104t。其中,研究区西部 z-153、z-154、z-172 井区,研究区中部 z-12、z-18、z-28、z-30、z-31 井区,研究区东部 z-41、z-42、z-113、z-110、z-109、z-118、z-124、z-125、z-126 井区剩余油较为富集。(4)研究区长4+522油层组剩余油分布特征主要受控于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以及生产开发的共同影响,剩余油主要富集在研究区储集物性较好,非均质性相对较弱以及注采系统不完善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
其他文献
泥化夹层一般指岩层中原有的薄层含泥质岩层经构造层间错动破碎后,在地下水长期物理化学作用下形成的结构疏松、粒间连结软弱且完全泥化的夹层。泥化夹层是岩体中物理力学性
随着设计水平的提高和应用需求的扩展,人们在追求产品高性能同时,对产品的稳健性和可靠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在产品研制过程中,由于知识缺乏、设计和制造误差,以及产品所处运行环境的变化等多种不确定性影响,产品在工作过程中部分功能可能会产生弱化和老化,还可能因部分功能损失而引起故障和失效。本文通过对不确定性建模与分析展开研究,并在多学科流程集成与优化平台下实现了不确定性分析组件的研发。首先,系统研
移车台是工程车平行转轨作业必备的专用设备。移车台的发展先后经过了坑式移车台和无坑式移车台。无坑式移车台具有厂区占地面积少、组织物流运输合理、配套工程费用低等优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在方法理论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其次利用Morrison导出的瞬变电磁响应值公式。计算瞬变电磁响应需计算汉克尔变换及正弦变换。汉克尔变换对比了Gupt
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安全运营具有极大的影响,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形成了长期持续的威胁。我国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地质灾害频发,因此,对这类灾害的实时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需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和CAD/CAM技术的迅猛发展,三维仿真技术在数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加工仿真系统存在于机床数控系统中或者PC客户端上,这已经不能满足当今
坝肩抗力体作为拱坝直接的承载地质体,是否稳定直接制约着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营,其中的软弱结构面通常构成抗力体长期稳定的关键。小湾水电站是目前国内在建的第二高拱坝,巨大的工
济阳坳陷青东地区勘探程度较低,钻井资料少,储层发育规律、沉积特征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对烃源岩特征、生储盖组合、油气分布规律等油气成藏特征缺乏足够的研究和认识,严重制
前陆盆地勘探是我国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前陆盆地勘探勘探中,复杂山地逆冲高陡盐下构造高点位置和构造幅度的落实、盐下构造的三维成像和偏移归位准确性对物探技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