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居他乡土族人文化与民族认同的研究——以正蓝旗“唐古特”为例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gie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蓝旗“唐古特”是20世纪20年代迁居到内蒙古正蓝旗的土族人。他们来到正蓝旗的约90年里与正蓝旗的蒙古族共同居住在一起。他们在语言、生活习俗、生产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已与在青海时期发生改变,融入到当地蒙古人当中。他们如今在正蓝旗的身份已经相同于蒙古族。与此同时,他们还保留着一些土族文化成分,记忆着自我的土族身份,并在服饰、饮食、祭祀等方面依然保留着原有的与蒙古族有差异的传统土族文化。这些“唐古特”在经历迁居、生活的变迁后他们的文化以及民族认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怎样保留着原有的文化及认同,是很值得研究的。本文通过访问及问卷调查,对正蓝旗“唐古特”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了正蓝旗“唐古特”的文化与民族认同状况。  本文由序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  序论:论述本文的选题原因及意义、相关研究状况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对正蓝旗“唐古特”分布的地理位置、人口做了论述,从他们迁居到正蓝旗的过程、刚迁居到正蓝旗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现在的生产生活状况等方面入手做了详细地论述。  第二章:整体论述了正蓝旗“唐古特”的文化与现状。分别从婚姻、日常交往、居住环境及居住距离等方面探讨了正蓝旗“唐古特”与当地人蒙古人的关系。又从服饰、饮食、宗教与祭祀等方面论述了他们保留原有传统土族文化的状况。  第三章:从正蓝旗“唐古特”的自我认同和正蓝旗的其他民族对于他们的他者认同两方面探讨了正蓝旗“土族人”的认同情况。论述了正蓝旗“唐古特”从迁居到现在与青海故乡联系的状况。  结论:总结出了本文的结论。正蓝旗“唐古特”迁居到正蓝旗与当地蒙古人共同居住的近九十年里其文化与民族认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文化上发生了变迁,逐渐融入到了当地蒙古人的文化中。民族认同逐步地趋向蒙古族与土族的双重认同。
其他文献
本文以贵州省中南部一个苗汉杂居的摆旺镇开新村为田野调查点,以村干部这一群体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来探讨其间的权力生成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问题。处于国家政府与村民中间位
科技快速发展的21世纪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与机遇.自2010年以来,北京高考数学中就新增了算法初步的内容[1].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编程知识全面进入小学仅
使用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测量正常大鼠红细胞、正常人红细胞、糖尿病STZ造模大鼠红细胞、糖尿病四氧嘧啶造模大鼠红细胞和人Ⅱ型糖尿病红细胞的拉曼光谱,应用主成分分析(pri
现代体育有两个范畴:一是兼有社会文化功能的现代专业竞技和健身活动;二是兼有竞技和健身功能的前现代社会的仪式和文化交流。本文认为体育是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把体
本文以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三棵树镇的南花苗寨为田野点,调查南花苗寨基督教教徒的与非基督教教徒的婚姻选择、婚姻缔结、姻亲关系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本文以考
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采用的核心协议,它能够提供高效、安全、可靠和更优质的服务,IPv4过渡到IPv6是大势所趋。根据目前智能家居的普遍现状,研究了IPv4向IPv6网络过渡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