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问题与建构——后现代对人文素质教育的丰富与充实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715893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问题与建构进行了探讨。高校师生关系,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从始至终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一切教育活动本身应富有的价值在此体现。然而,现代高校的师生关系对于理性、终极价值的追求使得教育目的发生了异化,科学、有序的教育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启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兰州高校的师生交往现状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他们在情感交流上遇到了哪些难以逾越的鸿沟?与后现代师生观的教育理念存在哪些差距?结合现实情境我们应提出哪些改善师生关系的对策?带着这些问题,通过问卷和访谈,展开了对兰州三所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276名师生(其中学生240名,教师36名)的行动研究。基于交往观、教学观、学习观、知识观、学生观、评价观六大维度,发现高校师生之间普遍存在无精神交流的知识“授受关系”;根深蒂固的教师“话语霸权”;人文教育的忽视;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缺乏批判思维的对话;教师对优等生的偏爱;教化与灵魂铸造功能的分离等等这些痼疾。淡漠、疏离、灌输、忽视、被动、失望、埋怨……凸显出了现代师生交往的特点。后现代教育思想以其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批判总体化和精英主义等理念为高校师生观提出了建设性的理论图景:师生间的教学相长;“人师”内涵的解读;扩展精神交往;质疑真理、批判权威;关心“边缘人”;内心世界的情感交流等等。真理是相对的。作为西方的舶来品,岂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自身的缺失和局限在所难免:“知识商品化”?“知识交易”?教师提供的服务是一种“消费商品”?基于这种商品关系,将会产生哪些负效应?学习、利用国外成果理应提倡,然而不要忘了辩证地看待和筛选。取其精华,弃之不适。
其他文献
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培训环境,也改变着员工的学习方式。面对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来自产业迅速更新换代的压力,更多企业意识到了竞争的本质在于人才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传统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获得部分科学知识,而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强大,各类健身APP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深受高校大学生喜爱。健身APP是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上的一类第三方应用程序,具有
在人类教育的历史上,教育活动的空间曾发生过三次质的改变:其一是在人类原始社会时期,氏族的长者引领青年一代在生活中沿袭经验,教育本身还没有从社会生产、生活中分离出来,也没有
从人类开始直立行走的那一天起,合作就成为人类社会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原始社会群居生活到封建社会的男耕女织,再到现代社会的精细化分工,无一不体现出了合作的重要性。而
近些年来,整个社会对教育的关注愈加密切,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的稳定与质量的提高,而教师对工作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只有教师对工作满意了,才可能全
权力作为行为发生的有效手段,是一种起源很早的社会现象。权力是赋予一定职位人员享有的,它的运用可以证实、协调各种力量,保证并提高其使用者在组织中的地位。 教师作为一种
本课题在实地考察和调查太湖周边地区3个地级市16个乡镇64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现状的基础上,从辨证分析的角度总结实施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