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者执教的梅河口市X高中是一所省重点高中,在教育改革过程啪,本校兼并了三所周边高中,实现了高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但是在兼并的过程中学生素质却是大幅度的下滑,生源越来越少,录取分数线不断下降,学生不仅成绩低往往还伴随着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在班级管理中想靠班主任一人之力取得威效只有高威严压政策,不管学生需要什么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没有民主只有集权仍若环顾社会大环境,想要成功不仅需要良好的教育背景更需要人的主动思想和积极的处理能力,更需要培养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在国内外班级管理文献资料整理学习中发现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越来越多,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优势也日益凸显。然而现阶段普遍的研究都集中于中小学阶段,对高中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研究极少。高中班集体是基础教育中集体意识最强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团队合作、自主管理、能力提高最重要的阶段,科学建构班级小组管理模式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研究者在X高中面向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以期呈现本校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开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X高中现行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凸显出的问题较多:①制度建立主要由班主任制定,缺少学生参与;②小组合作应用形式单一,课堂合作频率低;③组员分工不明确,缺少锻炼机会;④小组互助不明显;⑤得分用处少,缺乏激励作用。为了建立适合X高中的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探寻其原因主要是:①合作小组的建立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意愿,影响小组团结发展;②小组合作教学缺少成功的经历和经验,没有真正开展实践;③班主任对学生没有信心,不善于利用和培养班级干部管理班级,压制小组作用;④高中班级管理中只抓学习管纪律,严重忽视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导致小组合作缺少鲜活的生命力,不能可持续发展。根据X高中班级小组合作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研究者以群体动力学原理、社会凝聚力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动机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建构特色民主合作小组组织、自主执行和监督的运行机制和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培训四个方面进行高中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建构,并应用在班级日常管理、课堂学习与班级活动中。从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参与度、课堂学习中学生的表现、学生的综合表现、学生成绩和班级评价五个角度总结学生的进步程度较大。最后提出四条建议:①学生时时调动,小组阶段培训;②均衡互动分组,责任包保分工;③细化评价机制,强化监督鼓励;④建立校级体系,实现家校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