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桃复合果酒加工工艺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ppp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枣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滋补品,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之功效,深受人们喜爱,桃子鲜美多汁、营养丰富,含铁量居水果之首,具有“生津止渴、补气益血”之功效,我国有着极其优越的枣资源和桃资源,本实验以新沂本地的白凤桃和新疆若羌枣为原料,进行了红枣桃复合果酒加工工艺的研究,旨在开发一款新型红枣桃复合果酒,从而为桃果加工品多样化增砖添瓦,为红枣桃复合果酒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枣汁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热水提取法,以枣汁可溶性固形物为指标,设计单因素试验,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对枣汁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枣汁提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5、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5 min、超声波功率350 W,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的枣汁呈棕黄色,有香甜浓郁的红枣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1%。2、桃汁酶解工艺:以桃果出汁率为响应值,设计单因素试验,研究酶种类、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出汁率的影响,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对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用果胶酶处理时,桃果出汁率高于纤维素酶和复合酶,桃汁酶解的最佳工艺为果胶酶添加量0.06%、酶解温度46℃、酶解时间3.5 h,该工艺条件下桃果出汁率为82.04%。3、复合果酒发酵工艺:设计单因素试验,研究酵母种类(LA-BA、LA-FR、LA-DE、SY)、酵母接种量、起始糖度、发酵温度、焦亚硫酸钾添加量、p H和发酵时间对发酵过程、果酒理化指标和感官特性的影响,再进一步设计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酵母接种量、起始糖度、发酵温度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LA-BA酵母发酵所得的红枣桃复合果酒感官评分高于其他三种酵母,红枣桃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为酵母接种量0.15 g/L、起始糖度150 g/L、发酵温度20℃、焦亚硫酸钾添加量40 mg/L、p H3.6、发酵时间10 d。4、果酒澄清工艺:采用澄清剂法,以透光率为指标,选择皂土、壳聚糖、蛋清粉三种澄清剂,在单一澄清剂实验基础上进行复合澄清剂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红枣桃复合果酒最佳澄清工艺为0.7 g/L复合澄清剂(皂土:壳聚糖为5:2),在8℃条件下澄清2 d,所得果酒的透光率为98.6%。按照以上工艺条件酿造的红枣桃复合果酒澄清透明、呈金黄色,果香酒香怡人,有典型的红枣、桃果风味,感官得分为94分。理化指标为:酒精度8.1%vol、总糖53.5 g/L(调节糖度后)、总酸4.6 g/L、总SO2含量82 mg/L、甲醇71.6 mg/L、菌落总数5 CFU/ml、大肠菌群<3.0 MPN/ml。
其他文献
<正>中亚造山带作为全球典型的增生型造山带(Jahn et al.,2000;Yakubchuk,2002,2004;Xiao et al.,2003,2004),是揭示大陆地壳增生与再造过程的理想场所。中国东北处于中亚造
会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进行,对于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之下,社会对于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阶段,对于学
本试验主要是比较含dw基因的矮小母本与同类正常型母本在快大型黄鸡配套中后代商品鸡的生产性能差异.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农业环境的破坏逐渐加剧,农业资源短缺的现象较为突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我国逐渐开始重视通过农业生态补
目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眩晕门诊中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疾病。随着眩晕科普知识在大众中的普及以及临床医师对于BPPV认识的
氟石膏是化工生产排出的废渣,主要物相组成为无水石膏(CaSO4)。以氟石膏为原料,掺加激发剂进行改性,辅以适量水剂、掺合料、引气剂等外加剂,磨细混匀后即得建筑抹灰用粉刷石膏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推进能源低碳化转型和应对环境变化的国家战略,光伏发电联网是实现太阳能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光伏大规模联网劣化了电力系统功率调控能力,大幅光
回顾总结4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红细胞ABO血型抗原减弱或缺失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输血情况,为输血前避免弱血型抗原的漏检及错误定型提供检测方法建议。结果同时提示,ABO血
<正>一、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形势与对策世界正经历着一个史无前例的人口转变,从现在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数将从大约6亿增加到20亿左右。今后不到50年,全世界将会第一次出现60岁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