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是否应该选编文学作品,对外汉语教学界存在着争论。不少学者对选编文学作品持反对意见,但也有很多学者对文学作品的意义予以支持。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高级阶段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的选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对上述争议进行探讨。首先简要回顾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发展历程,总结了各时期高级阶段汉语综合课教材的编写情况,同时对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教材与教学大纲的关系,以及教材评估相关理论进行了概括。选取不同时期的八套高级阶段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进行纵向数据统计,分析其中选编的文学作品在数量、年代、体裁上的变化趋势;同时,选取其中的四套教材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对其在课文的篇幅、生词及注释和课文删改情况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以探讨高级阶段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的选文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可以发现,高级阶段汉语综合课教材选编文学作品的数量不断下降,而且选编的文学作品越来越以当代作品为主,早期为多数学者们所反对的现代文学“名家名作”基本上在教材中消失。另外,各教材的选文在体裁上都越来越多元,后期的教材中实用文体的比重不断上升。通过对多套教材的选文进行统计分析,指出个别教材在选文上存在的不足,并对高级阶段汉语综合课教材选编文学作品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