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杉醇是一种四环二萜酰胺类化合物,1992底被美国FDA批准作为抗癌药物上市。它的作用机理在于能促进微管聚合抑制降解,从而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它广泛存在于红豆杉属植物中,但是红豆杉生长缓慢且紫杉醇含量低,因此运用生物化学和基因工程手段对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合成过程中关键酶及其编码基因的研究成为增加红豆杉中紫杉醇产量的一种新途径。 本研究根据已发表的东北红豆杉苯丙氨酸CoA酰基转移酶(BAPT)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方法克隆到编码南方红豆杉苯丙氨酸CoA酰基转移酶的cDNA全长,经序列分析该cDNA全长为1338bp,与已报道的该酶基因cDNA相比,其核苷酸同源率为97.76%。 我们将此cDNA按正确的读码框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中,即pET-BAPT,转化E.coliBL21(DE3),重组BAPT实现高效表达,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改变和优化诱导条件未能使目的蛋白得到可溶性表达。采用SDS-PAGE凝胶回收法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以此为抗原免疫大白兔,制备了该蛋白的多克隆抗血清,抗体效价为1:105,为通过Western-Blot检测转BAPT基因红豆杉细胞中该酶的表达情况提供了物质基础。 由于包涵体中的重组蛋白缺乏生物学活性,通过复性才能使蛋自形成正确的分子内二硫键,形成正确的构象,从而具有生物学活性,因此重组蛋白的复性特别必要。我们对包涵体中的重组BAPT进行了体外变复性研究,对其进行了提取、洗涤、溶解、纯化、复性一系列处理,通过酶学分析,未能恢复重组BAPT的活性。影响表达蛋白复性的因素很多,而且许多已建立的高效复性方法是在反复实验和优化的基础上建立的,且没有普遍性,因此本实验中重组BAPT的复性及活性分析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