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资源需求量也不断增大。近年来在水资源承载力恒定甚至不断减小的条件下,重经济效益轻环境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水资源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极大程度上加剧了全国各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由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密切相关,要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合理配置要解决经济社会合理用水需求的同时,又要保证生态环境发展所需的水质水量要求。因此如何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水资源分配方案从最初的计算水资源供需平衡衍变成一个半结构化的、多层次、多目标,涉及社会人文、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复杂群决策问题。大连市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即使不断加大对中海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也远不能满足其城市发展带来的不断增大的用水要求。因此,通过跨流域调水手段解决大连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势在必行。本文将外调水权分配作为大连市水资源配置的切入点,在本地水资源承载力和非常规水资源加大开发利用基础上,综合考虑用户对其用水水质要求,力求解决大连市水资源短缺从而实现水资源合理高效利用。(1)调查大连市各行政分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区域内水资源条件进行了调查评价,并分析了大连市目前面临主要水资源问题。另外,本文在大连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利用等规划基础上对规划水平年需、供水量进行预测计算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2)应用厉以宁教授关于资源的生活必需性和非生活必需性的分类思想作为水资源合理配置基础理论,根据水资源这两种特性予以不同的配置方法。作为人类生活必需性水资源,根据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其分配必须按城镇居民正常生活需求配置;而作为非生活必需性水资源,则根据目前现状水市场、水权制度以及水资源管理机制发展情况,采用政府行政管理手段和水资源准市场机制联合调控配置方式。(3)针对非生活必需性水资源,本文在外调水主要以公平和有效性原则界定水资源初始水权基础上,建立了以解决各分区缺水问题和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水资源水量水质配置合作博弈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出大连市各行政分区各规划年非常规水资源可利用量、最终获得水量和在水资源博弈中得益,最后拟定大连市城镇水资源配置方案,并就该配置方法与传统水资源配置作出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