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索N-甲基-D-天门冬氨酸型受体亚单位NR2A和NR2B在脑缺血后对神经突触的可塑性的调节作用,以揭示NR2A和NR2B亚基对脑神经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的调节机制。2.探究在发生脑缺血情况下,与突触可塑性相关的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PSD-95)和突触体素(synaptophysin,Syn)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脑神经突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0只)和脑缺血组(60只),依据改良型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持久性结扎(two-vessel-occlusion,2VO)方法构建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不结扎颈总动脉及迷走神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法检测脑缺血组大鼠脑海马内N-甲基-D-天门冬氨酸型受体亚单位NR2A和NR2B的表达水平。选择5 Hz/16s低频刺激作为阈值刺激及100 Hz/s高频刺激诱导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形成并通过神经信号的放大记录场电位的变化过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对突触后致密物质,生长相关蛋白和突触体素进行染色,并在显微镜下特定观察相应物质的细胞形态。通过比较脑缺血组和对照组中以上指标的表达变化来评价大鼠脑缺血后体内相关物质的变化情况,并对这些相应物质的指标与神经突触可塑性的机制进行分析和阐述。结果:1.慢性脑缺血后0-12h大鼠大脑海马中NR2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且在脑缺血12h后NR2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0h和4h(P<0.01);而NR2B脑缺血后4h达到峰值,脑缺血12h达到最低点。2.采用何种刺激的方式(高频或者低频)都不能诱导长时程增强的形成,结果显示NR2B对条件刺激诱导的长时程增强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NR2A对条件刺激长时程增强具有促进的作用。3.在对照组中未见明显GAP-43的阳性表达的细胞,脑缺血组大鼠1h时内就开始出现了阳性的表达,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同时在脑缺血组中12h与4h与1h比较阳性颗粒数增加(P<0.05)。4.在对照组中可见明显PSD-95的阳性表达的细胞,脑缺血组中PSD-95阳性表达12h与4h和1h显著的降低(P<0.05);同时脑缺血组中PSD-95阳性细胞数4h组要显著的低于1h组(P<0.05);电镜下可以看见:PSD-95主要分布于神经细胞体、树突及轴突样纤维上,对照组中可以看见阳性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树突样纤维分支较多,轴突样纤维呈细长的形态;通过显微镜可以发现,脑缺组的神经细胞出现的是肿胀,同时树突的分支出现了消失的状态,部分细胞核深染。5.脑缺血组的突触体素P38的含量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脑缺血组中突触素P38的含量12h与4h和1h显著的降低(P<0.05);同时脑缺血组中P38阳性细胞数4h组要显著的低于1h组(P<0.05);光镜下,对照组海马CA1区P38免疫反应产物呈棕黄色颗粒状或者点状,主要位于神经毡内、神经元胞体微染,胶质细胞、白质及血管不被染色,在脑缺血组中可以看见反应颗粒减少,较稀疏、较细、染色浅淡,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免疫反应产物的平均光密度逐渐下降。结论:1.NR2B对条件刺激诱导的长时程增强形成有抑制作用;而NR2A对条件刺激长时程增强形成具有促进的作用。2.GAP-43可能是发生脑缺血后积极促进脑组织损伤后修复并对神经突触可塑性有正向调节的重要物质。3.PSD-95可能是在脑缺血应激状态下神经突触长时程增强形成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物质。4.突触体素P38可能是参与神经突触可塑性的重要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