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定量评价和基于医生、患者评价的评价方法,观察社区康复适宜技术对中风病恢复期(风痰瘀阻型)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的影响,分析社区医师对中风病社区康复方案的可接受度、患者的满意度,初步评价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推广性,为中风病康复适宜技术在社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中风病恢复期(风痰瘀阻型)患者60例,按照对照随机数字表以1:1的比例分为社区康复适宜技术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患者。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口服药物治疗,或自行运动康复,治疗组接受正规康复指导,使用社区康复适宜技术治疗,两组共观察8周。在第0、8周对中医证候积分表、NIHSS评分表进行计分、比较,在适宜技术应用一段时间后对技术使用者(社区医师,包括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在治疗结束后对技术接受者(治疗组患者)同样进行调查分析,得到该技术的有效性、简便性、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结果:1、临床疗效评定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3.3%,在总有效率上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经Ridit等级资料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康复适宜技术干预中风病恢复期(风痰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比较: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两组在改善中风病恢复期(风痰瘀阻型)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方面均有效,且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适宜技术应用一段时间后,对技术使用者(社区医师,包括护士)进行问卷调查,76%的被调查者认为该技术很容易或较容易操作,全部被调查者认为该技术对设备的要求很低或较低,说明社区康复适宜技术能够较好的被社区医师所接受,较容易掌握,并且可以在设备条件较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大范围推广应用;4、治疗结束后,对技术接受者(治疗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87%的患者认为该技术很有效或有效,83%的患者对该技术非常满意或满意,说明社区康复适宜技术在中风病恢复期康复方面可带来积极效果,能够较好的被患者接受,适合大范围推广。结论:社区康复适宜技术能明显减少中风病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治疗中风病恢复期(风痰瘀阻型)有效,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社区康复适宜技术操作简便,对设备要求低,有效性较高,易于被医生和患者接受,治疗满意度较高,说明康复适宜技术干预风痰瘀阻型中风疗效显著,且适合在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