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科消灭制度是刑罚消灭理论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当前对其的研究相对薄弱。因该制度在实现法律正义、平等,体现刑法的谦抑性和有效地预防再次犯罪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备受各国刑事立法的推崇。一些国家甚至在刑法典或刑事诉讼法典中用整节整章整编的内容来具体规定前科的概念、法律意义与后果、如何援引等等,可见这一制度在刑罚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虽无法定前科概念,但充斥在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中对有前科者的义务性、禁止性规定却呈泛滥态势,直接造成前科消极效应的失控。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不利后果使有前科者极难重新融入正常社会,结果是社会裂痕被大大加深。因此,深入探讨前科消灭制度理论,以及在比较借鉴各国关于前科消灭刑事立法例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的前科消灭制度,意义重大,形势紧迫。基于前科消灭制度本身的特点和其在刑事立法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本文将用四部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第一部分:前科消灭制度的基础与前提——前科。该部分主要针对前科与前科消灭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运用历史方法和比较方法,借鉴国内外立法例和司法实践,对前科与前科消灭的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并对前科的性质及后果予以揭示。第二部分:前科消灭的适用条件与程序。该部分主要针对前科消灭内部运行机制和构成要素进行透析,将适用条件与程序分别进行研究,最终得出一套较为科学的前科消灭制度运行程序。第三部分:前科消灭的法律后果。该部分主要针对前科消灭的可能后果进行分析。对前科消灭的形式后果和实质后果进行比较,继而得出前科消灭后犯罪人恢复正常法律地位这一前科消灭的本质目的。第四部分:前科消灭制度在我国的建立。该部分也是本文的核心,即解决前科消灭制度在我国应否建立、建立依据、建立条件及如何建立这一系列的问题。这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即通过比较研究的途径研究前科消灭制度在我国刑事立法体系中的建立问题,使得这一制度遵循保护人权和法治的基本原则,并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