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吐哈盆地从地貌上来看位于天山山脉中间,夹持于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吐哈盆地南缘同时具备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的构造-沉积环境和后生氧化作用成矿条件。近几年,核工业生产单位对吐哈盆地东部南缘的长流水地区,进行了重点探索。本文以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镜下鉴定和钻孔资料分析,对吐哈盆地东部南缘长流水地区岩石学和沉积相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钻孔资料和氧化带分布,取得了以下认识: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钻孔岩心编录,采集样品,并进行镜下鉴定研究。认为研究区内目的层砂岩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从Dickinson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区物源主要存在于切割岛弧和过度弧,认为研究区物源来盆地南缘,同时发现样品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偏低,反映出近物源快速沉积的特点。通过砂岩孔隙度、渗透率、粒度数据分析结合镜下观察,认为研究区孔隙度连通性很好,目的层沉积物大致处于初步固结阶段,渗透率总体>0.3m/d,有利于承压地下水在其间的径流和层间氧化作用的发育,即有利于成矿。通过研究区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结合伊犁盆地南缘进行对比得出,其成矿环境大体相同,为原生灰色地球化学带,具有较高的还原容量,是形成砂岩型铀矿床理想的地球化学类型。通过对研究区沉积相分析,绘制了区内单井、连井剖面沉积微相图、砂体厚度等值线图、砂地比等值线图和沉积相平面图,认为长流水地区主要的含矿层位中下侏罗统西山窑组主要沉积环境为辫状河环境。通过对研究区的构造背景条件、氧化带发育条件、水动力条件、异常与矿化特征等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区成果,认为研究区具有良好的铀成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