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转化法生产2-0-葡萄糖基抗坏血酸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ean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抗坏血酸(简称VC)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但其还原性强,极不稳定,这使得它在应用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VC的衍生物则大大提高了它的稳定性,而不影响它的生理功能.该课题就其衍生物之一2-O-葡萄糖基抗坏血酸在糖基转移酶的作用下的生物合成及产物分离纯化作了较系统的研究.该课题以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stearothermophilis)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确立了其产生糖基转移酶的培养基碳源为1%葡萄糖,氮源为0.5%蛋白胨,培养基装量为250ml三角瓶中装30ml,接种量为4%,培养基初始pH为8.0,培养温度为55℃.采用正交实验,得出生物转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以CMC-Na为葡萄糖基的供体,浓度为0.04mol/L VC作为受体,酶量是25mL,pH值4.0,温度60℃下反应16hr.采用紫外线诱变育种,筛选到一株酶转化能力提高了149.28%的菌株Z3104,使AA-2G含量达到了274.78mg/L.将Plackett-Burman法与响应面分析法相结合,利用origin软件优化菌种产酶条件,得最佳条件为:葡萄糖2%,蛋白胨0.6%,MgSO<,4>·7H<,2>O 0.01%,KH<,2>PO<,4>0.0625%,初始pH为7.15,48℃,200r/min培养48小时,在此条件下所产的酶转化得产物含量为375.24mg/L,比优化前提高了41.16%.最后,对B.stearothermophilis产酶发酵过程进行了发酵罐放大研究,使菌体产酶量和活力提高,转化后得到最高产物浓度达419.40mg/L.并对产物进行了初步分离提纯,确定采用A500P树脂,0.3mol/L盐酸洗脱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纳米TiO是一种多性能的半导体材料,白色粉末,分为三种晶型:板钛矿型、锐钛矿型、金红石型.广泛应用于涂料、颜料、化妆品、填料以及光催化剂等领域.目前,制备TiO的方法有:液
乳酸是重要的工业有机酸,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乳酸根据旋光性的不同,分为D-乳酸和L-乳酸两种。本研究以提高产量为目的,分别用分子生物学和发酵学的方法,对D-乳酸脱氢酶的
人/猴嵌合免疫缺陷病毒(simian/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SHIV),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用HIV-1(hun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es -1)的囊膜蛋白基因(env)和部分辅助基因
本文以人工养殖的2龄的西伯利亚鲟为研究对象,对其消化道的形态学、组织学及酶学进行了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西伯利亚鲟消化道的结构及生理特点,探究其消化吸收的机理,丰富鲟鱼类消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磷脂是一种纯天然的营养保健品,主要存在于动、植物的细胞中,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大豆磷脂可以维持生物膜正常的结构与功能,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癌变紧密联系,其降解产物还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代谢调控,具有改善记忆、延缓衰老、调节血脂、抗肿瘤、健脑等多种生理作用。因此本实验研究大豆磷脂对学习记忆相关基因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大豆磷脂更好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进而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
该文利用国内外在无皂乳液聚合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微皂乳液聚合工艺研究.微皂乳液聚合是通过同时与水溶性羧基单体和非离子性单体共聚,显著降低乳化剂的用量,旨在获得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