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精度的双侧视野优势效应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_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视觉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天视野中都会接收到大量的视觉信息。这些视觉信息通过视网膜进入视觉皮层。负责接受信号的神经通路最初是交叉的,从视网膜上收集到了视觉信号经过两眼的视神经走过视交叉,然后将信号发到大脑的外侧膝状体的区域中,然后将视觉信号一层层分门别类,整理好了发到初级视觉皮层。视觉系统这种对侧的组织机制使得视野左侧的视觉信息进入右半球加工,视野右侧的信息进入左半球加工,尽管他们最后会通过胼胝体整合到一起,仍然有大量的研究显示相同负载的信息分布在左右两侧视野要比分布在单侧视野加工得更好。这种现在被叫做双侧视野优势。  双侧视野优势这种现象也被证实于存在视觉工作记忆任务中,以往研究多采用变化觉察范式,考察大多是个体记忆数目上的双侧优势,仅有一个研究同时探讨了记忆的精度和数目,结果证实,双侧视野优势仅在记忆项目数上有所体现,而不体现在记忆精度上。但双侧视野优势仅在记忆数目上有所体现是存在问题的,Umemoto(2010)等人的研究中采用四个记忆项目,达到了个体记忆容量的上限。因此本研究试图把记忆项目控制在容量之内考察双侧视野优势是否在记忆精度上有所体现。  实验一记忆项目数设置为两项,记忆项目呈现时间为200ms。结果发现双侧视野条件加工两项方向信息的精度和单侧视野没有差异,但是猜测率显著小于单侧视野,这和Umemoto(2010)的结果一致。实验二记忆项目呈现时间延长为400ms后,双侧视野记忆精度显著高于单侧视野,但猜测率没有差异。实验一、二结果说明,双侧视野记忆优势不仅可以表现在猜测率上,也可以表现在记忆精度上。实验三为了验证实验二结果的可靠性把200ms和400ms的时间条件作为被试内变量进行考察,结果支持记忆插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个加入表征。实验四为了排除双侧视野条件下产生的双侧精度优势可能源自水平眼动效率更高的可能性,在项目呈现时间为400ms的条件下,让被试记忆单侧视野呈现的水平或垂直的两个项目。结果显示水平和垂直并无差异。  四个实验结果证实,视觉工作记忆的双侧视野优势效应能够体现在记忆精度指标上,这种双侧视野优势不可能来自于水平与垂直眼动的速度差异。结合视觉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本研究认为,双侧视野记忆优势的根源可能来自双侧视野条件拥有更多的注意资源使得视觉工作记忆可利用的插槽数目增多。
其他文献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素养的提高主要依靠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在高职教育重内涵建设、重培养质量的
注意控制理论认为,特质焦虑者作为焦虑障碍易感性个体,会表现出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从而损害中央执行系统的抑制和转换功能,但并不会影响刷新功能。并且仅在压力的情形下,个体
研究探讨审美加工的心理机制。基于愉悦流畅模型假设作品的内容易得度、清晰度、美丽度会通过影响加工流畅度进而影响审美者对作品的审美偏好。本研究由行为实验和事件相关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