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压力对特质焦虑者执行功能的影响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terw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意控制理论认为,特质焦虑者作为焦虑障碍易感性个体,会表现出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从而损害中央执行系统的抑制和转换功能,但并不会影响刷新功能。并且仅在压力的情形下,个体的更新功能才会受损。情绪信息包括负性和正性两类,但不同的情绪信息是如何影响焦虑个体的认知功能,研究结论还存在不一致。所以,本实验将重点探讨不同情绪性评价刺激会如何调控特质焦虑个体的抑制和转换功能,而不对更新功能进行考察。  采用Spielberger等人编定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中的特质焦虑部分,分别筛选出高、低特质焦虑两组被试来进行实验。研究分为两个实验:实验一为行为实验;实验二为ERPs实验。  实验一通过让高低特质焦虑组分别在积极评价、消极评价和无评价条件下完成线索-任务范式,从而来探索不同的情绪信息是如何影响特质焦虑个体转换功能的。在实验中,被试要完成数的奇偶性判断和词的动名词属性判断,并且要在两类任务之间进行转换。结果发现:对于数来说,高特质焦虑者的转换错误率要高于低特质焦虑者转换错误率。在积极评价下,高特质焦虑者的反应时要大于低特质焦虑者的反应时;对于词来说,高低特质焦虑者之间的错误率无差异。但仅在低特质焦虑者中,积极评价的转换反应时要显著小于无评价和消极评价下的转换反应时。在词转换代价分析中发现,仅在低焦虑者中,积极评价的转换代价要显著小于无评价的转换代价。  实验二采用脑电技术,让高低特质焦虑组在三种不同评价下完成反向眼跳范式,以此来探索特质焦虑者在不同情绪信息下的抑制功能及其神经机制。实验中,被试要完成朝向眼跳任务和反向眼跳任务,其中反向眼跳任务可以反应个体的抑制能力。结果发现,高特质焦虑者的错误率要大于低特质焦虑者。仅在高特质焦虑者的反向眼跳任务内,消极评价下的反应时会小于积极评价下的反应时。在积极评价下的反向眼跳中,高特质焦虑者的反应时显著大于低特质焦虑者。在无评价下的反向眼跳任务中,高特质焦虑者的P3b波幅要大于低特质焦虑者的P3b波幅。在低特质焦虑者中,积极评价的P3b波幅显著高于消极评价下的P3b波幅。在无评价条件下,仅高特质焦虑者反向眼跳任务下的CNV波幅更负于朝向眼跳下的波幅。  通过两个实验得出结论:不同性质的评价对焦虑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是有区别的,积极评价会损害高特质焦虑个体的抑制和转换功能,而消极评价促进了高特质焦虑个体的两类功能,体现了焦虑个体对积极性刺激存在加工缺陷。但积极评价会促进低焦虑个体的抑制和转换功能,符合人们对积极情绪信息的认识。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商业赛事。相比一般广告,企业赞助体育赛事进行宣传,更能使消费者接受,这也是众多企业加入到体育营销行列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1999年我国实行扩招政策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渐由高等教育精英化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行转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了我国公民的受教育年限,让更多的人接
当前我国正处于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亟需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的“高级白领”、“高级蓝领”等应用型人才。2014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素养的提高主要依靠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在高职教育重内涵建设、重培养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