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能性训练起源于康复领域,物理与职业治疗师用于患者的身体姿势纠正与运动功能重建。上世纪九十年以后,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商业化发展--赛事增多、身体对抗加剧、运动员受伤几率增大。为了避免运动损伤、恢复竞技能力、尽快重返赛场,功能训练开始进入竞技体能训练领域,并逐渐发展形成一个新的训练体系。由于起步较晚,功能性力量训练在我国的运动训练领域始终没形成一个成熟的气候,尤其是像跳远这样体能主导类的田径项目,虽说在国家队已经开始慢慢普及功能性力量训练,但在底下省、市级专业队,业余体校,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对于功能性力量训练这一块仍然像一片白纸。再者,跳远运动是一项非常需要爆发力的运动,运动员从助跑、起跳、腾空到落地几乎是一气呵成,这就需要运动员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尽可能多的能量,所以专项力量素质对跳远运动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日常的跳远运动训练中我们发现,很多运动员的专项力量上升到某一高度之后就再也提升不上去,专项力量素质遭遇瓶颈直接导致专项成绩难以提高。跳远的专项力量对人体的小肌肉群力量、关节的力量、人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以及运动链能力的要求较高,而这些能力恰恰能通过功能性力量训练来得到提高。因此,本文将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实验法对武汉体育学12名高水平跳远运动员进行实验,6名员为实验组采用功能性力量训练法,6名运动员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力量训练法,经过18周实验对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专项最大力量指标、专项快速力量指标、专项反应力量指标和专项成绩指标训练前后所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用于寻求对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帮助更大的训练方法。本文的研究结果为:(1)从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个指标的变化上来看,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个指标均未呈现显著性差异;而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各个专项最大力量指标呈现显著差异,对照组效果好于实验组;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专项快速力量上除了后抛铅球以外,其余各个指标呈现显著差异,对照组效果好于实验组;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个专项反应力量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效果好于对照组。在专项成绩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均未有显著性差异。(2)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的侧重点不同,传统力量训练更倾向于训练运动员大肌肉群的力量,因此对专项最大力量和专项快速力量的影响较大;功能性力量训练更加注重运动员运动链、稳定性以及整体性的能力,因此对专项反应力量的影响较大。(3)无论是功能性力量训练还是传统力量训练都具有自身的不可取代性,因此要想提升跳远运动员的专项成绩,必须将二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