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超声评价通心络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用动脉病变的影响,并探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和消退的规律,寻找一种中成药物治疗和预防2型糖尿病的外周小血管病变及进一步探索评价其效果。方法:50例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25例,除外合并高血压病、急性冠脉综合症、陈旧性心肌梗塞、脑梗塞、心功能不全者;以健康成人20例为正常对照C组,不应用任何相似药物。A组在常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B组只采用常规治疗糖尿病,疗程均为16周。治疗前及治疗16周结束时,分别采用高频超声探头(频率3-11MHz)测量三组受试对象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斑块面积、颈动脉及足背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舒张末期流速(D)、血管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等指标,同时观察血脂、血糖的变化。结果:A组应用通心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其TG、TC、LDL-C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A组治疗前后的TG、TC、LDC-C、HDL-C变化差值分别与非通心络组(B和C组)的观察前后的TG、TC、LDC-C、HDL-C变化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变化差值分别与B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变化差值和C组观察前后的IMT变化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经通心络治疗后,颈总动脉、足背动脉的S、D、PI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RI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B组治疗前后及C组观察前后的PI、S、D、RI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通心络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患者后,其血脂水平、斑块面积、IMT及血管超声指数均明显改善,说明它能够稳定斑块,逆转血管内膜的重塑,改善血管尤其是周围小血管的血流超声参数,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