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诺桑觉寺》中的哥特情怀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桑觉寺》是英国19世纪小说家简·奥斯汀的早期作品之一。与奥斯汀其它几部小说单纯探讨女性爱情与婚姻问题不同,《诺桑觉寺》还表现出作者对十八世纪后期盛行一时的哥特小说的特别关注。简·奥斯汀深受当时著名哥特小说,安·拉德克利夫夫人的《奥多芙的秘密》的影响而创作了《诺桑觉寺》。小说在很多方面都模仿了当时极流行的哥特式(恐怖)小说的特点。小说书名是哥特式的,后半部的地点亦在过去曾是一座女修道院的蒂尔尼家族的住宅内(多部哥特小说都发生在修道院)发生,而且小说的情节也是随着女主人公凯瑟琳·莫兰读了哥特式小说之后要在现实生活中天真地按部就班去寻找刺激而步步深入的。传统上,文学评论家都认为《诺桑觉寺》是一部戏仿哥特式小说的作品。小说中作者讽刺了那些完全沉溺于哥特世界,混淆了现实与虚幻的读者,尤其是女性。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评论家认为,《诺桑觉寺》暗示了现实社会中确实存在哥特因素,是对哥特传统的另类模仿。它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和生活方式面临巨大变化时不由自主产生的焦虑感和恐惧感。更有甚者,小说中处处充满的反讽(既有对哥特小说的,也有对当时的英国现实的)使一些评论家们认为《诺桑觉寺》对于哥特热没有明确的态度。如何确认小说中体现的哥特情怀?本文借助叙事学理论,从简·奥斯汀,这一真实作者,更主要地是从小说中的隐含作者,这两个层面,通过历史语境分析和文本细读,试图说明,作者在有意无意间,通过小说表现出来的对待哥特小说的矛盾心理。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交代了文学评论界是如何看待哥特小说与《诺桑觉寺》的关系,说明《诺桑觉寺》即是对哥特小说的戏仿,又暗示了现实社会也充满了许多哥特式的因素。结合历史背景与个人生平,第二章关注于真实作者对待哥特小说的似是而非的态度,说明真实作者的态度也会对文本中的隐含作者产生影响。本文的重点章节是第三章。该章从文本标题,叙述者对哥特小说的直接评述以及情节、人物、背景设计等多个叙事手段阐释了文本中隐含作者对待哥特文学的悖论观。
其他文献
经贸翻译所涉及的文化问题处理是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常见的一些经贸翻译文化问题可分为文化欠缺和文化误译,而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译入语与源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研究了平均功率超过30W的稳定高效全固态绿光激光器,分析得出影响全固态腔内倍频激光器倍频效率和输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倍频晶体局部温升造成的相位失配和热透镜效应,采用
第一部分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心肺转流心脏缺血后损伤的影响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肺转流心脏缺血后损伤的影响。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60例,随机
<正>主持人:《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8例先天性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开腹肝囊肿开窗术26例(开腹
[目的]对比钢丝环扎术、AO张力带内固定术、镍钛抓髌器内固定术三种不同术式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资料与方法]1资料共收集的病例93例,31例髌骨骨折患者进行钢丝环扎手术治疗,
谭恩美因处女作《喜福会》而一举成名,成为当代美国的畅销作家。作为一名华裔女作家,继汤婷婷之后,她成功跻身于美国主流文化圈,自此,美国出版商开始把目光转向华裔作家,而其作品更
背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简称ANFH)是指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既骨的活性成分)受一种或多种因素单独或联合作用,引起细胞坏死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既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就业安置最多的部分,也是发展最不均衡、波动最大的部分。中小企业发展起伏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力资
侦查监督是刑事诉讼的必要程序,是确保刑事侦查活动的正当性、合法性的必要手段,也是诉讼规律的必然要求。尽管理论界对侦查监督的具体涵义存在争议,但刑事立案监督、侦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