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我国高中生价值观培养研究——以山东省菏泽市高中生为个案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q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价值观是学生个体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中阶段的中学生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身心矛盾较多、情绪不稳定、面临升学和择业的压力等,学校、家庭和社会也迫于各方面压力轻视了高中生的价值观教育,所以加强高中生价值观教育更是我们中学生价值观培养中的重中之重。同时,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活动。价值观作为认识论的一个范畴,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目前,我国正处于急剧变迁的社会转型期,在社会上形成了多元价值观,严重冲击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即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对当代高中生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的时代特征,直面高中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客观审慎地分析其原因,积极探索加强高中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是历史的要求和时代的召唤。本文尝试着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本文立足社会转型期,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基础;以加强高中生价值观教育,引导并培养高中生自觉树立正确价值观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评述和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对高中生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论文从高中生群体的身心发展快速、认知明显提高及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等心理特征入手,进一步论述了价值观培养在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以此为切入点,论述了加强转型期高中生价值观培养的必要性。 在认识到价值观教育必要性的前提下,对山东省菏泽市城区四所高中发放1400份问卷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10.0软件对1263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通过问卷分析,在描述转型期高中生的人生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爱情价值观、生态价值观的现实表现的基础上总结了转型期高中生价值观的特点:价值主体自我意识增强、价值选择多元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观念现代性、行为取向与价值认知出现偏差等。进而从全球化、多元文化、新科技革命、市场经济、教育使命畸变、高中生自身因素等方面深入地分析了转型期高中生价值观现状及特点的原因。 在分析转型期高中生价值观特点及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转型期培养高中生价值观要遵循的主要原则,即主体性原则、个体取向与集体取向辩证统一原则、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合理兼顾原则、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原则、知行合一原则等。并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夯实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优化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重视学校价值观教育的主导地位、重视家庭教育以及高中生自我教育等方面探讨了价值观教育的具体路径。 尽管文章对高中生价值观培养提出了一些想法,进一步丰富了高中生价值观理论和价值观教育理论。但是,价值观培养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的。因而,对高中生的价值观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课题,需要不断的丰富和推进。
其他文献
马克思科技伦理思想的研究是当代科技伦理研究的理论前沿与热点。马克思“资本的生产过程”理论中蕴涵了丰富的科技伦理思想,他以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辩证法的方法论深刻地揭示
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重新回到红军的领导岗位上,指挥三万多中央红军,在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与
自古希腊以来的哲学发展,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认识的进步,另一方面反映了时代内涵的不断变化。哲学与科学已然不再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涉,而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符合科学进
心、性、天、命是孟子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心性论与天命思想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性与命是紧密相连的,而历代多以心性与天命分开的方式研究孟子的性命思想。本文企
康德试图克服经验论与唯理论各自面临的困难,他从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的巨大成功中看到了“拯救形而上学”的希望。本文主要从“纯粹直观”(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来论证康德的“
20世纪60年代之后,伴随着左派政治的挫折、右翼势力在西方国家中的快速崛起,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消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显然已经不能很好地解答马克思主义在新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