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贸易竞争方式和手段均发生重大转变,关税壁垒与传统非关税壁垒的作用被逐渐削弱,而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新贸易保护主义中被广泛采用。中国加入WTO后,伴随对外经济贸易的迅速扩张和经济的崛起,出口产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多,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主要领域。全球金融危机出现后,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和抢占市场,维护国内经济利益,纷纷出台严格的法规、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措施,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由于我国技术水平有限,以致他国设置的适用于其国内企业的通用标准,我国企业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受到束缚和限制的同时,很难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目前,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范围已经从涉及产品本身的性能、安全和质量标准发展到产品采购、生产、包装运输和销售的全过程,甚至有些标准和法规的制定是针对我国某一种特定产品而精心设计的。因此,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给予了广泛关注。具体到四川省的情况来看,其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2012年出口增幅超全国平均水平27.5个百分点,代表了整个西部地区的先进水平,可以概括为“增速明显、引领西部”。与此同时,四川省由于缺乏完善的技术法规体系、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技术性贸易保护体系缺乏统一协调能力等原因也面临着技术性贸易壁垒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鉴于此,笔者认为从政府层面要加大管理力度,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和质量标准体系,并充分利用特殊性条款;从企业层面要更新观念,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并运用现代化的国际营销模式;从行业层面要加强行业自律,并建立战略联盟与合作平台,搞好对外沟通。结合以上三个层面对四川省如何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为西部其他省份有效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本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国内外参考文献、研究意义、目的、思路、方法以及结构框架、内容安排和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进行概述,并列举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旨在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理论有深层次的了解;第三部分结合四川省出口贸易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四川出口的整体影响情况并寻找原因,同时通过两个案例分析抽取成功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验;第四部分本文作者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应充分利用目前四川省出口贸易的发展契机,加快构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体系,从政府、企业和行业三个不同层面出发分别提出应对措施;最后一部分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