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乏油条件下齿轮传动的热弹流润滑问题是近年来研究弹流润滑理论的热门问题。传统弹流润滑研究均是基于充分供油条件下进行的,即润滑区的上游边界离接触区足够远,供油量足够大。如果上游边界离接触区太近,会使供油量减少,润滑膜厚变小,这种润滑状态称为乏油润滑。齿轮传动乏油润滑会使油膜厚度降低,油膜的平均温升增高,油膜压力分布趋于Hertz接触状态,导致润滑失效。齿轮胶合是齿轮传动常见的失效形式之一,由乏油润滑不足导致的温升,是齿轮发生胶合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乏油条件下齿轮传动的热弹流润滑与胶合失效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具体的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在赫兹接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标准渐开线齿廓的齿面接触压力的理论模型;分析了齿轮啮合过程中主、从动轮轮齿的滑动速度,获得了齿面摩擦热流量的计算方法;研究了轮齿啮合面强制对流冷却条件下的对流传热系数及润滑油与空气混合流动状态下齿轮端面的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2)在齿轮啮合原理和非牛顿流体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齿轮传动乏油条件下热弹流润滑的数学模型,运用多重网格法(Multigrid Method)求解压力分布时变解、多重网格积分法计算弹性变形和逐列扫描法计算温度分布时变解,并分析了乏油条件下热弹流润滑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等效膜厚、滑滚比和摩擦系数以及润滑油流变性和热效应等。3)建立了乏油条件下齿轮润滑供油模型,并用流量连续性方程推导出反映乏油条件下供油能力的等效油膜厚度ho il,为后续乏油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又分析了轮齿热胶合的计算准则与失效判断准则,并用积分温度法来计算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讨论了积分温度法中各个参数的变化。并把乏油理论分为润滑乏油和冷却乏油,探讨了判断临界乏油危险的计算公式。4)由乏油热弹流润滑理论,结合已提出的最佳供油量问题,分析了在乏油条件下齿轮传动润滑供油量的量化计算方法及在齿轮接触区温升和热胶合失效的关系。通过乏油条件下油雾润滑实验的对比验证,证明了润滑临界供油量与乏油弹流润滑数值计算结果是一致的,并分析了齿轮传动在充分供油和乏油供油条件下的温升对齿轮热胶合失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