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管系统航班正常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与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2886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低航班不正常性,提升航班正常率是全世界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民航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实际运行来看,部分不正常航班的产生可以追溯到空域容量、流控发布、尾流间隔等空间、时间资源方面的分配问题,故与空管系统的工作密不可分。基于国内外研究,本文首先提取了空管系统航班正常管理工作绩效要素因子,归纳形成绩效初始评估指标;围绕“运行水平测度、管理水平测度、服务水平测度”三项维度,构建二级指标体系,明确指标定义,给出指标计算模型;经数据采集得到具有数据支撑的关键指标,完成了指标的初步筛选与分析。其次,围绕初始指标体系,构建测度函数下基于灰色关联聚类(GRC)与主成分分析法(PCA)的指标标定模型,并据此给出测度函数的计算方式,对最优临界值的取值进行定量确定,得到完整的标定后指标体系及权重分配。基于此,构建基于PSO的空管系统航班正常管理运行特征聚类模型,围绕标定后二级指标体系对各个单位进行聚类,甄别不同单位运行特征,对单位间是否具备横向可比性问题予以解决。并依据变异系数,给出了运行差异判别指数的计算方法。此后,构建了基于双激励的空管系统航班正常管理动态绩效评估模型,针对同一运行特征下的空管单位开展针对性评估。通过实证分析和对比模型表明,本文所构建的测度函数下的GRC-PCA模型有效将25个初始指标重构为10项标定后二级指标,在避免原有指标界限趋于模糊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标定后指标体系在结构上的破坏,对应标定后指标具有较强指向性,在结果上对于细微偏差的把控更具准确性;所构建的基于PSO的空管系统航班正常管理运行特征聚类模型所得各个聚类簇内各单位差异更小,35个单位对应轮廓系数均为正,表明其精确性更高,且该评估结果具备稳定性;所建立的基于双激励的空管系统航班正常管理动态绩效评估模型对“绝对增长率”、“相对增长率”更具表征性,良好地将潜在发展倾向体现在评估结果中,故更能全面反映空管单位的真实发展情况和潜在发展倾向。
其他文献
跑道入侵问题是影响机场场面运行安全及效率的首要问题,由于场面监视手段存在固有缺陷以及不可避免的人为因素带来的差错,实现跑道入侵预警系统已迫在眉睫。为了弥补场面监视手段的不足与管制员的“错忘漏”等差错,本文提出了基于跑道运行偏差识别及控制的跑道入侵预警技术,主要针对管制指令获取与推演、航空器轨迹预测以及跑道入侵预警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通过ADS-B的监视手段获取机场场面的车辆/航空器的状态信
理解其他物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有助于了解蛋白质功能以及调控蛋白质的行为,故其已成为化学、生物与医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原子力显微镜(AFM)是研究生物或非生物样品的一种重要工具,不仅可以在大气或液体环境对生物材料在原子尺度上进行表面测量,还能从单分子水平上对生物分子动态识别过程进行解析,是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的强有力手段之一。因此,本论文以金-二硫化钼复合材料(AuNP-Mo S_2)、金纳米颗粒(A
焦炉煤气是一种优质的资源,可用于合成天然气、合成氨、制甲醇等,然而焦炉煤气中COS的存在影响了其后续利用,对其进行深度脱除是焦炉煤气能否大规模顺利实现转化利用的关键。加氢转化法是焦炉煤气制甲烷工艺中脱除COS的主要方法,其特点是脱除精度高、操作简单,且可直接利用煤气中的H_2。传统的加氢脱硫催化剂以Al_2O_3为载体,过渡金属钼、钴、镍、铁的硫化物为活性组分,然而Al_2O_3与过渡金属元素间的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不论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发展和完善,都是我们党以自我革命领导推动中国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
卫星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支撑性数据,需求量巨大、作用日趋重要。随着我国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建设,对获取的多空间、时间和光谱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用于土地覆盖利用、资源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应用需要持续推进。其中,高分六号(GF-6)卫星是我国首颗具备红边波段的遥感卫星,同时也是世界首颗宽视场多光谱中高分辨率卫星,其WFV影像幅宽可达800公里,其新增红边波段更有利于植被、建筑的精细分类等,且
作为一种具有酶活性的人工纳米材料,纳米酶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兴趣。与天然酶相比,纳米酶易于修饰,且具有更高的催化稳定性和更低的制造成本。纳米酶不仅是优良的天然酶替代品,还具有纳米材料独特的物化性质,可以构建用于催化、传感和药物递送等应用的多功能平台。因此,纳米酶在生物传感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金铂纳米酶具有类似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催化活性,引起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
电火花放电加工主要依靠脉冲电源能量输出,加工效率一般较低,而烧蚀加工虽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但同时带来了表面变质层严重、影响零件后续加工等难题。本文提出了雾化烧蚀-电解复合铣削加工技术,其工作介质采用“电解液-氧气”雾化介质。该加工技术有两大特点,一是主要的蚀除能量是依靠材料自身燃烧所释放的化学能,二是通过微电解加工作为辅助手段对工件表面进行修整,减薄了变质层,达到了改善表面质量的目的。本文的主要
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的关键点,直接影响旅客出行能否实现、是否顺利,与当地的对外交流活动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有必要研究区域机场网络的可达性,以推动地区航空运输系统的一体化发展。本文运用复杂网络基础指标分析了区域机场网络的拓扑特征后,建立了机场航线网络可达性评估模型;基于机场的可达性现状,建立了机场群航线网络整体优化模型。旨在对区域内各机场的可达性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对区域机场航线网络进行总体规划。核心内
2018年我国粗钢产量的为9.283亿吨,占全球产量的51%,钢铁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生产原材料。在结构钢加工生产过程中,传统的机械性能检测方法是做成标准试件进行破坏试验。该方法效率较低,无法实现实时生产过程中的性能检测,所以采用无损检测的方法实时测量材料的机械性能参数具有重要意义。屈服强度是材料的机械性能之一,是塑性材料发生破坏时的极限工作应力。本文基于电磁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对铁磁性材料屈服强度的检
摩擦磨损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通常伴随着热、电、磁的产生。有关摩擦生热和摩擦生电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摩擦磁化现象却往往不容易引起注意。对于摩擦磁化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现在还未能够完全掌握摩擦磁化的相关特性及机理。随着工业生产对机械性能要求变得日益严苛,摩擦磁化现象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摩擦磁化现象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预防并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利用其改善零部件机械性能。齿轮是传输运动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