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末,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跨国公司在我国不断加大投资,“共享服务模式”由此传入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积极运行。2014年1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中明确指出“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由于我国企业集团引入财务共享服务较晚,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参差不齐,同时面临着种种挑战,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势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企业集团必须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特点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优化。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了财务共享服务的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的梳理,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挖掘发展的经验与存在问题;其次,为解决现存问题,从组织机构、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绩效与员工管理四个方面开展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项目优化设计,并对优化设计后如何加强运营管理和效果监测提出了措施;最后,进一步把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分成四种不同类型,对各种类型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化分别提出建议措施。本文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分析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的实践情况,并结合案例研究,发现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应用的成效与问题并存,其问题主要为业务流程问题、信息系统的整合问题、沟通机制与成本问题、人员管理问题以及责权分属等,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从而迫切需要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优化。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项目优化设计,确定项目优化的目标和原则,从组织机构、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绩效考核与员工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各项目的优化设计,具体从设计步骤、方法、结合方案作出不同项目的优化设计,并依赖于项目优化的保障因素与优化后的运营管理和效果监测。针对不同类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差异化的优化措施。单一地域分治型应当借助外力的帮助、重点优化业务流程、注重员工的沟通等;单一功能分治型需要完善组织的知识体系、加强分工、对员工采用轮岗、调职的方式以调动积极性;多元地域分治型具体从完善沟通机制、流程优化、系统升级以及提高研发能力着手解决;多元功能分治型应当采用集中管控、分散决策的方式,适当本土化,防范运营风险,完善知识型管理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