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比较三种不同剂量氯化锂对短暂性全脑缺血后沙土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2)观察氯化锂对沙土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行为学改变的影响;(3)探讨氯化锂对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 方法:采用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5min的方法制备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第一部分实验中,114只沙土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假手术组(SH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氯化锂1、3、5mEq/kg预处理组(LI-1-Pre组,LI-3-Pre组,LI-5-Pre组)、氯化锂3mEq/kg治疗组(LI-3-Post组)。各氯化锂预处理组于缺血前连续7天分别腹腔注射氯化锂1mEq/kg、3mEq/kg、5mEq/kg;LI-3-Post组则于脑缺血再灌注前即刻腹腔注射氯化锂3mEq/kg,以后每日一次,连续7日。SH组、IR组于假手术或缺血前以生理盐水代替氯化锂。SH组、IR组、各氯化锂预处理组、LI-3-Post组依假手术或缺血后1、3、7天处死动物时间的不同,再分别分为各级亚组,每个亚组共6只动物。断头取脑制成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程度。第二部分实验中,78只沙土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假手术组(SH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氯化锂3mEq/kg预处理组(LI-3-Pre组)、氯化锂3mEq/kg治疗组(LI-3-Post组)。行为学测试完毕后,断头取脑制成石蜡切片,分别进行TUNEL染色、P53、NF-κB及磷酸化-Akt免疫组化染色。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HE染色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密度随着再灌注时间推移递减,脑缺血再灌注后3天或7天,各LI-Pre组或LI-3-Post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程度均较相对应的IR组明显减轻(P<0.01)。脑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缺血再灌注后3天,Ll一3一Pre、Ll一5一Pre组海马CAI区存活锥体细胞明显多于Ll一1一Pre组(P<0 .05),但smEq/kg氛化铿预处理组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较Ll一3一Pre组和Ll一1一Pre组重,故选择3mEq/kg进行后续研究工作。(2)行为学测试在开场迷宫实验中,IR组沙土鼠在测试中爬行的格子数均较SH组显著增多(P<0.01);脑缺血再灌注后3天和7天,Ll一3一Pre各组和Ll一3一Post亚组沙土鼠爬行的格子数均明显少于相应的IR组(P<O.ol)。在T迷宫测试中,脑缺血再灌注后第4天、第5天、第6天,IR组沙土鼠在T迷宫测试中的正确选择次数均较SH组显著降低(P<0.01);Ll一3一Pre组和Ll一3一Post组沙土鼠的正确选择次数均显著高于IR组(P<0.ol)。(3) TUNEL染色脑缺血再灌注后3天,与相应IR组相比较,Ll一3一Pre组和Ll一3一Post组海马C^1区TUNEL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4)免疫组化在IR组,再灌注后1天、3天海马以1区P53阳性细胞表达数目明显增多,第7天有所减少,但仍明显高于相对应的SH组(P<0.01)。LI一3一P re组和LI一3一Post各时点亚组P53阳性细月包表达数也有所增多,但远低于相对应的IR各时点亚组的P 53阳性细月包表达数(P< 0.01);与IR组比较,Ll一3一Pre组或Ll一3一Post组均能显著抑制再灌注后3天海马CAI区NF一KB阳性细胞表达(P<0.01);Ll一3一Pre组或LI一3一Post组各时点亚组大脑皮层部位磷酸化一Akt阳性细胞表达均较相应的IR组各时点亚组表达明显增多(P<0.05或P<0.01)。结论:(1)氛化锉能减轻沙土鼠全脑缺血后海马CAI区神经元损伤,以3mEq/kg剂量为佳;(2)氛化钗能减缓沙土鼠全脑缺血后行为学的改变;(3)下调P53和NF一KB蛋白的表达可能是氛化锉产生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4)氛化锉的脑保护作用亦可能与其激活PI3一K/Akt信号传导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