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草原退化现象日益严重,草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为了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加强牧区草原建设,启动了“退牧还草”工程。该工程的实施对于加快牧区草地恢复,提高当地生产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察右后旗为例,深入研究“退牧还草”工程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对于做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对察右后旗“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的现状、政府职能发挥及其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第一,介绍选题背景,通过对生态保护中政府职能及“退牧还草”工程运行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进而确立了本文研究的主题:系统分析察右后旗“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中政府职能承担状况及其完善措施,明确了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第二,“退牧还草”工程的历史发展研究。阐述相关概念,梳理“退牧还草”工程的建设目标、制度规范等主要内容,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第三,察右后旗“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的现状研究。对察右后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生态环境以及工程实施现状作了全面概括,分析了察右后旗“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前后的变化、政府责任履行情况、取得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第四,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察右后旗政府在“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政策行为主体不规范、生态移民及生态补偿制度不健全、对“退牧还草”工程的保障能力不足、“退牧还草”工程在本地区的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从观念、制度、管理等三个层面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完善察右后旗“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中政府职能的对策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政府管理队伍能力建设,健全生态移民和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政府对工程的保障能力,增强工程的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