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对ZigBee传感器网络的干扰问题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短距离无线通信设备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密集用户最后十米的接入问题。ISM 2.4GHz是唯一在全球范围内免费开放的频段,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ZigBee技术和无线局域网WLAN都是在ISM 2.4GHz频段上广泛应用的无线技术。随着近年来2.4GHz频段上的无线设备日益增多,该频段日益拥挤,不同系统间的干扰也日益严重。由于WLAN的带宽和功率都比ZigBee的大得多,对于WLAN系统而言,ZigBee的干扰可以忽略不计;相反在WLAN的干扰下,ZigBee系统性能会严重下降。通信频谱资源的有限性不能满足无线需求的快速增长,如何充分利用无线资源降低不同系统间的干扰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结合理论和实验分析了近距离情况下,WLAN干扰对ZigBee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 IEEE802.11b协议和IEEE802.15.4协议的技术特点,以及物理层和MAC层规范,接着介绍了 ZigBee技术的体系结构、网络拓扑。接下来分析了 ZigBee系统自身抗干扰性,主要是IEEE802.15.4采用的CSMA/CA机制、CCA、接收端的能量检测等。针对WLAN对ZigBee性能的干扰是基于分析模型的,本文介绍了两种干扰分析模型,以及WLAN干扰下ZigBee系统性能的变化,包括误码率、分组错误率、延时、吞吐量、ZigBee组网等。本文总结了 WLAN对ZigBee干扰的物理层和MAC层多种干扰检测方法,在判定干扰程度的基础上,通过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空间复用的方法合理调度时间、空间、频谱等无线资源以改进WLAN和ZigBee的共存问题。针对ISM频段内WLAN对ZigBee的干扰问题,本文通过实验检测了实际应用环境中ZigBee的通信质量。实验结果验证了 ZigBee的分组错误率与WLAN发射功率、工作信道以及距离之间的相关性,WLAN的干扰可以使ZigBee分组错误率高达90%。本文为ZigBee研究抗干扰性能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最近几年,全球性媒体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已日益得到证实。许多国家的政府已经积极参与进公共外交这场竞争赛中,竞相利用媒体使它们的国家在外国人的眼中更具吸引力和友好,并借媒体建立起供其他人理解它们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立场的平台。但是,媒体公交外交的成功与否只能由其预期的目标受众来评判。最关键的标准是媒体的可信度,而可信度则需通过媒体的独立性和不受制于社论偏见的自由度来达成。而且,只有当媒体活动与文化和人员交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和能源的浪费,开发洁净的可再生能源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以回收地热热源为目的,开展了地热发电系统的研究。文中选取了氟利昂11( R1 1)作为循环工质,确定并介绍了了以朗肯循环系统作为地热发电系统。在此基础上,以热力学和流体力学为主要理论,对系统的发电模型的运行参数进行计算,得出了运行参数值随流量的变化关系。本论文对蒸发器循环工质的相变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二维轴对称的流
量子信息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量子力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科学.量子信息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在科学和技术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量子纠缠是实
利用原位高压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和高压下原位电性质测量,本论文进行了V-VI 族化合物拓扑绝缘体材料Bi2Te3、Sb2Te3和Bi2Se3 高压下结构相变和性质研究,同时也进行了类似结构化
掺Er富硅SiO2发光材料是硅基发光材料和器件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硅纳米晶体对Er3+离子1.54μm光致发光的增强作用可以在集成光放大器和发光器件的制备中得到应用。而1.54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