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_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NEN)是一组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肽能神经的异质性肿瘤。可发生于机体任何部位,如消化道、呼吸道、纵隔、肝、肾、内分泌腺、以及胰腺等。其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 GEP-NEN)最常见,约占NEN的55-70%。长期以来认为GEP-NEN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但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Yao等回顾性分析了美国1973年至2004年GEP-NEN的发病率,发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由1.09/10万上升为5.25/10万,增长达380%。基于目前对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认识不足,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相对困难。本文对于山东省立医院2011年-2015年265例GEP-NENs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山东地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情况,加深对疾病的认识,为更好地诊治提供帮助。材料与方法:以山东省立医院2010年-2015年期间的265例病理确诊为GEP-NEN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比较其在性别、年龄、原发部位、临床症状、病理类型、肿瘤的分期、免疫组化Syn、CgA阳性率及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1、山东省立医院2010年-2015年期间265例病理确诊为GEP-NEN患者中,发病年龄范围14-82岁,平均发病年龄56.30±12.02岁,中位年龄58岁。2、265例GEP-NENs患者男性181例(占68.30%),女性84例(占31.70%),男女比为2.15:1。3、265例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原发部位以胃部最多见,75例,占28.30%,其后依次为胰腺(44例,占16.60%),直肠(42例,占15.85%),食管(38例,占14.34%),贲门(28例,占10.57%),结肠(11例,占4.15%),肝脏(7例,占2.64%),十二指肠(7例,占2.64%),小肠(2例,占0.75%)。4、临床表现 临床资料显示非功能性GEP-NENs255例(占96.2%),功能性GEP-NENs9例占(占3.8%),其中7例出现典型的激素相关症状,发生部位多位于胰腺,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嗜睡、晕厥、意识不清等表现。265例患者中仅2例出现典型发热、潮红、腹泻等类癌综合征表现5、病理类型 265例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神经内分泌瘤104例(39.25%),神经内分泌癌例134(50.57%),腺神经内分泌癌例22(8.30%)。其中G1期86例(32.45%),G2期18例(6.79%),G3期156例(58.87%),其中免疫组化中Syn(248例,阳性率96.80%)、Ki-67(265例,阳性率100%)、CgA(192例,阳性率75.0%)阳性率较高。6、肿瘤的浸润深度分为四期,其中T1(粘膜及粘膜下层)43例,所占比例为17.90%;T2(侵及肌层)58例,占24.20%;T3(侵及浆膜)92例,占38.33%;T4(侵透浆膜)47例,占19.58%。7、淋巴结转移265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手术切除有183例,报告淋巴结情况者12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者为75例,淋巴结转移阳性率59.5%,其中G1期1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3例,转移率21.4%;G2期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3例,转移率60%,G3期107例,发生淋巴结转移71例,转移率67.0%.8、远处转移统计所有的GEP-NENs中发生远处转移26例,转移的主要发生部位为肝脏21例,其次为腹膜后(4例)、脾(1例)、纵膈(1例)、肺(1例)、肾上腺(1例)。9、内镜切除34例(占12.83%),手术183例(占69.06%),未手术48例(占18.11%)。手术切除是治疗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方式。10、对于G1期患者,手术治疗or内镜切除,Kaplan-Meier统计分析,手术治疗后的生存周期27.70±3.10,内镜切除后的生存周期22.05±3.03,二者预后未见明显异常(p=0.173)11、G1期、G2期与G3期比较发现,G1+G2组的生存周期59.86±1.75,G3组的生存周期32.70±3.83,Kaplan-Meier分析G1+G2组生存周期明显长于G3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3期的预后明显差于G1、G2分期患者。12、预后及生存周期265例GEP-NENs患者成功随访到214例,随访率81%,生存期1-63个月,平均生存期39.7月。单因素生存分析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否远处转移七个方面对于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肿瘤分级(P值=0.000)、肿瘤浸润深度(P值=0.000)、是否淋巴结转移(P值=0.0012)、是否远处转移(P值=0.0013)与预后有关;性别(P值=0.554)、年龄(P值=0.145)、肿瘤原发部位(P值=0.375)与预后未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GEP-NENs的确诊人数逐年增加,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50-70岁是高发年龄段,男女发病比率2.15:1,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2、GEP-NENs可发生消化系统的各个部位,我院病人以胃部最多见,其次胰腺,直肠,食管,小肠最少。3、GEP-NENs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不同部位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与原发部位和有无激素分泌密切相关,多数患者表现一种或多种症状。4、Syn和CgA是国际公认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临床上联合检测准确度高,其中Syn灵敏度高于CgA。。5、手术切除是治疗NENs主要方式,也是唯一可能根治NENs方法。化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方式或者适用无法手术的患者,同时可以结合生长抑素类似物及分子靶向治疗。6、对于G1期患者,手术治疗or内镜切除,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G1期、G2期与G3期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生存周期有统计学意义。7、GEP-NENs预后与肿瘤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否远处转移有关,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无关。
其他文献
在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小学生快乐的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让学生在在乐中学、学中乐,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为此,不少小学英语教师都都在积极运用教学方法,并且认
目的研究在长期低强度微波辐射的作业环境下工人身心健康的改变。方法通过对326名接触低强度微波辐射平均近10年的作业工人和483名对照组的心血管和植物神经功能方面的检查来
本文针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发展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提出了一些教学设计策略,希望这些教学设计的策略对教学一线的小学英语老师能够有所帮助。
本文将英语听力理解视为复杂认知技能,运用4C/ID模式对其开展教学设计研究,为大学英语听力开展课堂教学效果研究等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正>在英语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开展的今天,不少英语课上的热热闹闹,"活"了起来、"动"了起来,传统的课堂形态和管理似乎随之注入了新的形式和内涵。但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也发现
根据2019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的实况录像,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女子+73kg决赛郑姝音比赛过程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科学指导跆
从2015年7月持续至今的万科与宝能的股权争夺战(简称“万宝之争”)是中国资本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杠杆收购与反收购的攻防战,该事件引起了人们对杠杆收购、资金来源以及公司治理
安徽蒙城学生殴打教师,教师还击学生,混战一场。一时,网上群情激愤,强烈谴责学生,同情教师。教育行政例行调查处理,据说师生都有欠妥之处,经调停,双方已相互道歉,达成谅解云云。最后,教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现实发生的重大变化,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线,明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返璞中华传统文化探寻时代价值,夯实文艺工作者队伍基础,开展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E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和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是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