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电信号的自适应聚类方法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电信号是大脑系统内部产生的综合性生理电活动,相较于其它生物电信号,对机体表征的状态更为全面。近些年,脑电信号在健康监测、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聚类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无监督的学习方法,在对信号进行分析前无需训练,相较于有监督的分类方法对随机信号的处理更加客观,对划分标准模糊的任务有着更好的分析效果。研究一种自适应聚类分析方法对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实现对过渡状态或者相似状态的划分,对使用脑电信号实现健康监测或者疾病预防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自适应聚类分析方法的核心算法选择与优化。使用K均值聚类、高斯混合聚类、密度聚类算法、基于密度峰值等四种聚类算法对数据库已标注情绪类别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析。综合考量聚类算法的准确率、时间复杂度以及稳定性等因素,选取密度峰值聚类算法作为聚类分析方法的核心算法。引入贝叶斯信息准则对密度峰值聚类算法进行改进,使其能够自适应的确定待分析脑电信号簇类别的个数。引入共同邻居参数对BIC-密度峰值聚类算法进行优化,提高自适应聚类分析方法的性能。(2)自适应聚类分析方法对所属类别模糊的脑电信号分析能力。使用研究的自适应聚类分析方法,对疲劳脑电信号分析,验证研究的方法对模糊状态脑电信号的分析能力。自主设计疲劳驾驶实验,完成对疲劳脑电信号的采集。通过重采样、带通滤波等方法对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引入独立成分分析去除脑电信号中心电与肌电等成分,使用小波阈值去噪对脑电信号进行进一步降噪。根据主观评价对脑电信号的疲劳状态进行预划分,通过对预划分的不同疲劳状态提取到的特征值进行量化分析,确定了疲劳等级划分的特征值。使用自适应聚类方法依据特征值进行疲劳状态等级的划分。并使用未经聚类方法分析的脑电数据进一步验证研究的自适应聚类方法的泛化能力。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引入贝叶斯信息准则与共同邻居参数对聚类方法中的核心算法进行改进,使其能够自适应的对脑电信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自适应聚类分析方法能够将连续的疲劳状态划分为清醒、轻度、中度、重度、嗜睡。对过渡的疲劳状态识别准确率均在85%以上,对清醒与嗜睡状态识别准确率均在90%以上。
其他文献
德勒兹讨论戈达尔的电影史论文电影时,用法语连词“ET”来描述戈达尔创作上最独特的创造性,“ET”意味着关系、边界,本文基于这个讨论,从艺术史角度分析戈达尔的后期创作,实为重新发现、改造和发明的电影边界。一方面,他在不同的文体、语言之间建立创造性的“连接”,另一方面,他深入探索视听书写中的“创造性并置”,即重新确定两类语言、影像、声音、色彩之间那条清晰的边界。这些带有录像艺术色彩的作品,构成令人眼花
陈云同志酷爱学习、勤于读书。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用了近十年时间通读了13卷《列宁全集》,做了很多批注,还划了大量重点。陈云读《列宁全集》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国家与革命问题、经济建设问题、国家资本主义问题、粮食和农民农业问题、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问题、文化教育与宗教问题、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问题、思想方法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物联网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电池供电具有成本较高,更换维修不便的劣势,同时国家提出了“绿色电子”和“双碳战略”,使从环境中收集能量成为物联网供电的新趋势。本文聚焦于环境中的超低热电能量收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系统设计的核心目标为实现超低压下自启动,最大功率点追踪以及输出电压管理。本文所设计的自启动电路可以让系统在微弱能量源供电条件下实现自启动,并且隔绝了任何外部电源和超大储
<正>设计思路:该活动来源于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主要讲述了有蛀牙的鳄鱼害怕看牙医,牙医大胆帮助鳄鱼修补牙齿的故事。幼儿对该绘本非常感兴趣,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断追问:“牙医要怎么修补蛀牙?”“没有牙齿了怎么办?我也想当牙医!”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设计了此次美术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供幼儿进行美术创作。幼儿可以根据材料本身的特性,发挥想象,充分利用材料进行美
期刊
脑电情感识别常见采用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设备进行生理数据的采集,同时记录当前状态对应的情感数据,但由于记录精度的差异性,以及数据处理中精度损失的不可逆性,增加了技术应用的难度。因此,本课题拟探讨脑电情感识别的普适性,实现其技术的应用延展性,针对脑电情感识别中涉及的情感分析粒度问题、信号处理策略问题、数据特征选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脑电情感识别中粒度
时间序列分析是统计分析学的中心主题,也是表征生物学、医学和经济学数据以及发现其潜在动力起源的有力方法。生理信号序列挖掘是时间序列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生理信号能够反映人体各项机能,包括情绪、疲劳和健康状况等。常见的生理信号包括心电图(Electrocatdiogram,ECG)、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呼吸节律、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系统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它能够绕过正常的周围神经通路,实现大脑与外界环境直接交互。基于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的BCI系统可以监测和提取人脑MI过程中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的变化,通过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来判断不同的MI任务,完成控制指令的输出,成为人脑与外部设备沟通的
进入信息化时代,企业关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市场营销人才要求日渐严格,高校属于培养优质市场营销实战人才的关键阵地,肩负着创新教学模式及培养市场营销人才的重任。为此,高校应把握“互联网+”背景,结合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针对原有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加以更新,引进多元化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法,以便更加契合“互联网+”背景对新时期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为社会输送更多复合型市场营销人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得到国家与自治区的高度重视,政府认为发展旅游业是建设“美丽新疆”的首要突破点,新疆旅游业逐渐成为重要产业。与此同时,新疆的城乡一体化水平、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城乡融合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正逐年缩小,不论在经济、人口、社会、空间层面,城市和农村的融合质量都在不断提升。在“十四五”规划中强调“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使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全
近年来,虚拟技术快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促使各个行业发展变革。从服装设计领域分析,运用虚拟技术能全面搭建物品的信息环境,虚拟呈现设计效果,增强与客户沟通的能力,提高服装生产质量,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文章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展开具体论述,首先概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其次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