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异丙酚对儿童体外循环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N_cntj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体外循环对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使用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Sonoclot分析仪)观察体外循环(CPB)中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例ASA Ⅰ-Ⅱ级择期在CPB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以芬太尼5μg kg<-1>·h<-1>持续静注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T<,1>)、转流30 min(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24 h(T<,4>)抽取静脉血,检测激活凝血时间(sonACT)、凝集速率(Clot Rate)、血小板功能(PF)、快速血小板功能(qPF)和血小板计数(BPC).结论:体外循环可导致凝血和血小板功能的明显变化,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能准确、动态地检测围术期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可作为体外循环凝血功能变化的重要监测手段.第二部分:小剂量异丙酚对体外循环儿童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小剂量异丙酚对儿童CPB前后及期间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PB下行心脏修补术的40例先心病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异丙酚组(P组).C组以芬太尼5μg·kg<-1>·h<-1>持续静注维持麻醉,P组术中以芬太尼5μg·kg<-1>·h<-1>+异丙酚3mg kg<-1>·h<-1>持续静注维持麻醉.两组病人分别于麻醉前(T<,1>)、转流30min(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24h(T<,4>)取中心静脉静脉血测定血清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小板血栓烷B<,2>(TXB<,2>)的浓度,使用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定上述各时段激活凝血时间(sonACT)、凝集速率(ClotRate)、血小板功能(PF)、快速血小板功能(qPF)值,同时测定各时段的血小板计数(BPC).结论:小剂量异丙酚对儿童体外循环中的血小板功能无明显影响,适用于小儿体外循环手术的麻醉.
其他文献
排列组合应用题,题目比较灵活,首先要注意会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然后就是要善于总结常见题型的不同处理方法.  1.特殊元素〝优先法〞  例1.从 这5个元素中取出4个元素放在4个不同的格子中,且元素 不能放在第2个格子里,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分析:这里 是特殊元素,第2个位置是特殊位置,因此要先〝照顾〞特殊;再考〝一般〞.  解:解法一(元素分析法):这里 是特殊元素,应先排 ,但考虑到取出的
印章又有“玺”“印”“宝”“章”“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种称呼。印章材质从治印材料上来讲,印章有金、
目的:1)获得萎缩性胃炎与莫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组织基因表达谱改变的概貌,从基因表达水平理解其作为胃癌癌前状态的分子学机制.2)获得胃癌组织与非癌胃黏膜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
科学的发展首先是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农村是关键,如何推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就显得非常必要,在此我谈谈个人的一管之见。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纲明确指出:计算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如何培养小学生学微机的兴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采用以下几种做法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是加强计算机课程标准的学习,领会计算机课程的基本理念,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计算机,人人都能获得必需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下面本人结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