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惯量风力发电系统全风况优化控制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iya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开发和利用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是破解当今时代能源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风能的随机性和间歇性为风电的安全高效利用带来挑战。一方面,风电出力的有限可控性不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弃风和以抑制出力波动为代表的电网友好性要求对风电运营的经济、环境效益造成负面影响。随着风电机组额定容量的增大,风电机组大转动惯量特性使得运行效益与电网友好性的矛盾更加突出,系统控制难度更大。因此,针对不同风况环境,研究大惯量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的优化问题,对于全面提高风电机组控制性能,兼顾风力发电的经济、环境效益和电网友好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提出了大惯量风力发电系统全风况灵活控制框架,从风速幅值和风速波动性两个角度着手,设计和验证了相应的优化控制解决方案。在额定风速以下区间有效兼顾风能利用效率和功率波动性的平衡;在额定风速附近及以上区间,抑制输出功率波动性和机械载荷。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通用的风力发电系统数学模型,分析风电机组的转动惯量特性,包括转速特性以及转动惯量与风能利用效率、功率波动性关系;引入Gap metric理论提出风力发电系统非线性度量方法;基于系统特性分析,提出大惯量风力发电系统全风况灵活控制框架。2、在额定风速以下运行区间,分析转动惯量对传统最大功率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策略暂态过程的影响,通过设计电磁转矩补偿框架和动态梯度估计器,有效提高系统动态特性,优化MPPT风能利用效率。引入T-S模糊推理系统,提出计及波动性抑制的MPPT效率优化策略,并掉于小信号模型分析方法,验证了控制系统稳定性和动态特性。3、基于本文电磁转矩补偿枢架,设计多目标权重自适应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动态平衡大转动惯量引起的风能利用效率与功率波动性矛盾,并现论验证了控制器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同经典预测控制相比,该拧制策略具有史好的稳定性。4、在额定风速以上区间,利用大惯量风电机组的转速特性,设计了基于半自由工况点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将传统定转速稳态工况点松弛为半自由稳态工况点集合,减少变桨动作,有效抑制出力波动性和机械载荷。提出控制时域非均匀分块化策略,降低在线优化问题规模,提高模型预测控制器单次循环内的求解速度。5、针对风电机组在额定风速附近的过渡区间存在功率跃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事件驱动的无扰切换控制策略。定义了风速上穿越事件和下穿越事件,在额定风速附近建立动态过渡区域,风电机组在过渡区域按照动态向量轨迹平滑过渡到目标区域,实现控制系统在额定风速以上和以下区间切换暂态中的功率平滑输出。并通过理论分析验证了系统在切换过渡区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
其他文献
从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电性能出发,提出复合材料雷达天线罩的最优设计。本文是蜂窝夹层结构的雷达罩最优设计基础,今后还要介绍泡沫塑料夹层结构等,要不断完善复合材料雷达
目的: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左西孟旦前后右心功能的改变,以探讨左西孟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取临床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例,分为对
目的:肾小管间质炎症是各种急、慢性肾脏病常见的病理改变,是决定肾脏病预后的关键。蛋白尿不仅是肾脏损伤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导致小管间质炎症的重要因素。既往研究表明,在
双曲几何是现代微分几何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空间形式中的Crofton公式在积分几何中一直备受关注也得到了很多经典的结论,本文第三章给出三维实双曲空间的Weierstrass模型,
基层部队视频晚会工作是军队基层文化工作的新阵地,是影视技术与文艺晚会有机结合的产物,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官兵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视频晚会
丝状真菌米曲霉是发酵工业中的重要菌种,常用于酱油、豆豉、次级代谢产物及酶类产品的生产。近年来,随着米曲霉全基因组序列的破译,米曲霉的功能基因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由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迅速,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系统性能不断提升,提供的服务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只提供语音业务,而现在的移动通信系统提供
目的探讨银杏物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
采煤机是煤炭生产机械化的重要设备之一,是机、液、电集于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整机及零部件的设计合理性直接影响采煤效率和煤炭生产安全。制约采煤机整机及零部件的设计开
外周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主要途径:多数老年患者血管条件及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应用高渗溶液时易造成血管痉挛、静脉炎、渗出等现象。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