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第二次访苏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20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大大改善。中苏关系处于良好发展时期,各种合作不断加深,中国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日益密切。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关系取得新进展。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一五计划取得可喜的成就,开始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但此时,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在国际上引起极大震动,紧接着波兰和匈牙利发生动乱,此后不久,苏共中央领导层发生非正常的人事变动。这些突发事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引起了不同程度的思想混乱,也让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威信降低。为了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同时也为了密切后情报局时期各国共产党之间的联系,在中国共产党及毛泽东的倡议并得到苏联方面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各国共产党借纪念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的契机,在莫斯科召开了一次各国共产党代表会议,探讨有关国际共运的重大问题,以统一思想。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会议的筹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主张“开会解决问题”的建议被接受,最终促成了会议。毛泽东第二次访苏,除了出席十月革命40周年有关纪念活动外,主要参加了社会主义国家及六十四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同苏联方面协商修改《莫斯科宣言》草案,为宣言的最终通过发挥了独特性作用。毛泽东第二次访苏产生了重要影响,毛泽东倡导协商、民主的会风,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中共地位的提升,进一步深化了中苏两国的团结合作。《莫斯科宣言》是中苏妥协的结果,为中苏关系发展留下了隐患;毛泽东在会议期间提出的赶超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冒进思想。
其他文献
动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动物被引入人类共同生活圈后,由于人类的自身需要,动物与人类的接触频率越来越高,故而,其对人类造成伤害的几率也日趋增大。
中俄比邻而居,有着漫长的边境线,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资源消费国之一,俄罗斯则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能源资源储备国与生产国之一。由是可见,两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能源合作供求
限价房是2006年以来出现的一类新的住房产品,其最初是由我国住房政策调整而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
退回补充侦查制度是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使案件能够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基础上达到起诉条件,而在原侦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事实、补充证据的侦
关于地区主义发展的进程,许多学者都试图从现实主义-权力利益观、新自由主义-制度合作观以及建构主义等理论进行解释和预测,正如国际关系学家所说,“当今的国际现象,用单一理
税收担保制度是税法借鉴民事担保制度建立而来的,是公法借鉴私法的典型代表,对保障国家税收债权及纳税人、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重要作用,已被现代各国普遍采用,作为一项特
法律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工具,但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社会关系千变万化,法律也时有穷尽。但我们不能因为法律的穷尽与滞后,就放弃对一些利益的保护,侵权法上的可得利益就属这一利